1 / 2
文档名称:

如何撰写观察记录.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撰写观察记录.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1/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撰写观察记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撰写观察记录(讲稿)一、什么是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是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被研究的对象,如实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改进教育行为的一种方法。二、为什么要写观察记录?幼儿园的观察记录目的在于教育者通过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教育方法,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它的核心价值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儿童进行关注时,能更好地遵循新《纲要》、《指南》的精神,提高教师观察的敏锐力,关注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观察记录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它也能帮助教师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三、观察什么?1、儿童比较特殊、突出或者反常的行为。2、拟定某一个教师感兴趣的或者教师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等进行观察。四、怎样写观察记录?1、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性别、年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和措施反思等。2、写观察记录的步骤:(一)现场观察(二)详实、客观地记录观察结果的要素:(三)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1、分析过程:▲幼儿行为概述(幼儿表现是什么?)▲了解幼儿行为的原因(幼儿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幼儿行为分析(幼儿表现说明了什么?)▲明确幼儿需求(幼儿的深层需求是什么?)2、分析理论:▲儿童发展规律▲个人差异▲事件发生时的背景3、分析角度:▲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行为原因▲从欣赏的角度解读儿童发展▲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儿童行为五、写观察记录应注意的问题:1、真实2、客观3、深入4、有价值实例分析:一、从现场观察看A教师抓往黄点点连续三天的异常情绪,展开追踪观察是可取的。B教师抓住胡小峰的分离焦虑,进行深入的观察也很有必要。她们在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的问题上,很重视幼儿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提倡的。追踪观察、深入观察也是必须的。二、从记录观察结果看A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仅以“又哭了”三个字记叙黄点点的消极情绪,过于简单了。因此,教师对幼儿产生该行为的原因的分析、判断,也只能是“可能是不会说话,”、“原来是不会***服、”“原来是不爱吃牛肉”。这些结论,既不是黄点点告诉的,又不是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原始记录反映出来的,难免带有教师主观推断的色彩和成份。而这样主观推测出来的结论,对于解决黄点点爱哭的情绪问题是毫无裨益的。B教师却不同,她通过对旁听到的父子之间的对话的记录,对胡小峰的神态、心情、语言的描写,以及与胡小峰直接接触的追忆,使观察记录较好地保留了行为事件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客观、详实,为进一步提示这个单亲家庭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也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切入点。三、从分析、利用观察资料看A教师对于点点为什么天天哭,未能从不会说、不会穿、不爱吃等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向、胆小、适应不良这样的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层面去寻找原因。小班幼儿,为难时会哭,可能是情感需要没被满足;若因为恐惧,则要分析是什么使儿童缺乏安全感;要是不****惯,就要寻找孩子对哪些环境、事物、现象不适应。也就是说,对于天天都哭的孩子,教师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调整情绪,而并非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B教师的做法比较妥当。她透过“来园时哭闹”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了家庭变异后给幼儿心灵造成的创伤。教师并不费心地去琢磨“我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