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亲情的读书笔记关于亲情的读书笔记篇一:《亲情的记录》读后感《亲情的记录》读后感黄岛区东风小学殷红红寒假时,我有幸拜读了《亲情的记录》这本书,整本书都是家常话,读起来情沛意挚,充满温情,不仅是对情感的浇灌,更是对心灵的洗礼和荡涤。《亲情的记录》收录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侄子周保章的42封信,时间跨越24年邓颖超家书首次面世,从中可以看到邓颖超粗茶淡饭的生活状态和她在侄子教育问题上严字当头、不搞特殊的家风。这是一次跨越二十余年的通信,一阵持续半个世纪的跫音,一颗母爱充盈的柔情之心!此书由人民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联合出版。从1957年的第一封信到1981年的最后一封信,时间跨越了20年多年。隔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再读这些拳拳亲情、谆谆教诲的信,让人再一次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的信仰坚定、克己自制、茹苦奉献精神所震撼。1、说家常话对健康学习恋爱都关心周保章是周恩来堂弟周恩彦之子,他称呼周恩来、邓颖超为七伯、七妈。周保章说,七妈在信中对自己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说的也都是家常话。1955年,周保章在部队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这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俗称痨病,有“九痨一死”的说法,周保章的母亲和妹妹都是因患了此病早早离开了人世,所以当时才20岁出头的周保章充满恐惧忧虑,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初恋也因此完结。邓颖超在信中安慰他说:“我在长征时曾患过肺结核,在当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我以对病魔的顽强斗争和乐观精神战胜了它。你是年轻小伙子,轻度的肺结核,在情绪上确实应该看成不算什么,但又需正视疾病,恰当地注意治疗,需要坚韧,不能急躁。”邓颖超同时说:“青年人在恋爱问题上遇到波折,亦是难免的,把它当做经验教训,就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了。你说对吗?”后来得知周保章在病中也坚持自学,邓颖超又来信说:“你在前四个月养病中,自学的成绩很不错,不过,今后的学习安排还须以养病为主,你的自学计划是否和医生商量过的?”周保章还透露,1961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周保章的父亲旧病复发,邓颖超在半年内两次寄钱、寄药,“每次寄钱都是1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父亲的病情得以缓解,生活得以改善。”2、不搞特殊周恩来嘱咐做普通劳动者周保章介绍,除了书信交流,他曾先后七八次去北京看望邓颖超。1961年,周保章还和其他一些亲属陪伴着周恩来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度过了一个春节。“七伯知道我在工厂工作,就向我了解工厂的情况。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七伯特别关心工人的生活,他甚至向我打听当时工人每顿饭吃的是什么。那时物资匮乏,工人都饿肚子,好多人患有水肿病,影响生产。”周保章说周恩来听后表情凝重,嘱咐他说:“保章,你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坚持在基层。你本来就是普通劳动者嘛!”周保章说:“这话很严厉,意思是叫我不要搞特殊。”周保章一生也牢记周恩来的嘱咐,低调行事,“我是1950年随部队进入青岛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我的身份。1996年,我因癌症到北京动手术时,出现了意外,生命垂危,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惊动了中央组织部,青岛市委接到了上级通知后才知道了我的身份。”这本书记录了邓颖超同志严字当头,在侄子的教育问题上,给晚辈做出了严格自律、艰苦朴素的示范。以及对周保章同志的爱情、生活、工作、婚姻等方面的关心和爱护。是我们广大最好的学篇二:亲情带给我们什么?——《追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