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模板.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模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3℃/d。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5。6砂率宜为38~42%。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2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4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6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7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8主要应急保障措施;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间隙时间。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1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混凝土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3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加强进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