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木工施工技术交底(12011)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木工施工技术交底(12011)模板.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12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木工施工技术交底(12011)模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木工施工技术交底(12011)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攀枝花市西区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交底日期2016年月日施工单位四川雪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底部位模板工程说明:该交底为建设方在各分部、分项、关键工序施工前,根据以往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对质量控制点和关键工序结合《施工构造做法及措施》提出特别强调。施工单位应根据本交底详细完善施工技术交底并交底到每个操作人员,最后将完善签字手续的施工技术交底交监理备案。交底内容::(1)执行规程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20300-2001和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2、施工准备及模板施工操作方法:1)必须熟悉图纸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模板设计计算书应进行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荷载计算。2)模板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后满刷脱模剂;3)所用板材规格、厚度应一致;4)所有方木应压创;5)构件细部线已弹出并经验收合格;6)模板及支架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一)、柱模板所有凸出外墙的柱、墙,模板必须从首层托至顶层,不允许出现错台,且每三层用经纬仪测量垂直度,柱、墙肢每层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3mm。为确保柱、墙肢垂直度,支模前,应在模板上弹出控制墨线。用已拆除的柱、墙肢砼弹出模板量尺寸一致的主控制线进行检查。柱、墙模在其根部处必须按如下要求进行处理:支柱模前,柱根部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锯木灰、焊渣等(工序之间办理交室内柱、墙肢放线后应打定位钢筋,其间距不得大于400mm,同时,墙、柱上中下三道抱箍应与大架连接为一体,以确保竖向构件根部不移位。室内柱模上口以梁底模下口平齐,补柱、墙肢脚下口,模板在配置时为室内净空尺寸减少20-30mm。且保证梁柱节点处接缝平整、阴、阳角方正不能错台。支柱、墙肢模板时,木背方应距地50mm,以方便用砂浆或层板补烂;柱子根部补烂:缝宽大于20mm者,柱下部用层板补,但层板不得插入柱、墙肢模内;缝宽小于20mm者,柱下部用高标号砂浆补(补缝应在浇灌砼前一天进行);对拉丝杆(穿套管),第一道距地不大于200,以上为400-600为准(应加双飞碗,双帽),并且第一道水平钢管锁管距地不大于200,最下四至五道水平锁管必须用双扣件锁紧(用丝杆外包加固者除外)。木背方间距不大于200,梁下200mm高柱范围必须穿对拉丝杆,距板底不大于300。室外柱、墙模在支模时,上层模板应落到楼面(已成型砼面)下150,木背方落到板面下250-400,然后利用原有对拉丝杆进行固定,柱墙根部必须粘贴双面胶,以确保根部不漏浆。不允许柱、墙肢模板落到旧砼上表面为止,更不准在柱模根下口塞木条子、层板。柱模(板面下)200处穿对拉丝杆固定;室内柱、墙部分,板下口200-300处穿对拉丝杆固定,模板中间对拉丝杆间距400-600。从下至上,至少四道抱箍(钢管)交头处(阳角,阴角处)应加双扣件锁紧。室外柱、墙肢模板加固校正后,相邻柱、墙上下应采用剪刀撑连接加固,下端架管应与室内架体连接成整体,以防构件移位。室内柱、墙净高大于3m(扣板厚)者,相邻柱、墙上下应采用剪刀撑连接加固。所有墙及柱支模前应设置砼内撑(内撑长度为构件尺寸-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