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花色苷植物颜色影响因素.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花色苷植物颜色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0/1/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花色苷植物颜色影响因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花色苷植物颜色影响因素    本文作者:支伟特赵昶灵陈中坚缪康汝陈文龙毛乐心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文山县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高等植物根、叶、茎、花和果等器官的颜色主要为绿、红、紫、蓝和黄,绿色来自叶绿素,红、紫和蓝色来自花色苷、类胡萝卜素或甜菜素,黄色来自类胡萝卜素。其中,作为植物次生产物黄***类化合物之一的花色苷分布于27科72属植物中[1],现已被确认的花色苷有630余种[2],使植物器官的颜色表现最为丰富,即由粉红至深红、蓝、紫或无色等。但迄今为止,花色苷决定植物器官颜色的机理尚未有系统总结。本文综述了花色苷决定植物器官颜色呈现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为植物器官颜色机理的探索和人工改良研究提供参考。。花色素是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或黄烊盐的多羟基和甲氧基衍生物。植物器官的主要花色素有6种(图1),结构中均有A、B和C3个环,除B环外其它结构基本相同,均具黄烊盐离子(3,5,7-三羟基-2-苯基苯并芘)基本结构,1位氧原子因与2位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带正电荷、以氧烊盐形式存在[3];黄烊盐阳离子缺电子使游离花色素很不稳定、不易在植物体内积累[4],花色素经不同糖基化和酰基化修饰后形成更稳定的花色苷[2,5]。花色素本身因能够吸收500nm左右的光而呈现特定颜色,成为花色苷的“发色团”,这决定了花色苷能导致植物器官呈色(表1)[6]。矢车菊色素呈紫红色,翠雀素呈蓝紫色,天竺葵色素呈砖红色,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最广,存在于80%的叶、69%的果及50%的花中。3种花色素进一步衍生出其他3种花色素:翠雀素***化形成紫红色的锦葵色素,矢车菊色素***化形成紫红色的芍药色素,翠雀素***化形成蓝紫色的矮牵牛色素[6-7]。因此,花色苷使植物器官呈现出众多的色彩,如落叶树秋季叶片呈现亮红、蓝和紫等各种颜色。、叶、花和果等器官中,花色苷主要存在外层细胞,如表皮和周缘叶肉细胞[2]。在细胞中,花色苷定位于液泡,这决定于花色苷生物合成和积累须经历的亚细胞空间位点变化,花色苷在细胞质中合成,相关的酶与膜结合成多酶复合体,具体的合成位点可能在粗糙内质网膜上,花色苷合成后再转运至液泡中储存并发挥作用[8]。,花色苷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都是不均一的。花色苷一般积累于暴露在直射光的周缘组织中,典型的为上表皮[9]。植物营养器官中分布的花色苷主要为结构较简单的红色矢车菊色素苷,而***官中的花色苷在结构上比营养器官中的更复杂[10]。对叶片来说,花色苷常在近轴面含量高、在远轴面含量低,这可能与花色苷的光保护作用有直接关系,因远轴面比近轴面对光更敏感[11]。花色苷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取决于其调节基因的专一性表达,调节基因控制着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对环境与发育信号的响应[12]。花色苷合成是一个细胞自主的反应,故植物器官颜色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受到调控,这导致花色苷在器官中的局部积累[13-14];同时,细胞响应刺激的不均一性也导致器官水平上的着色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13]。,这些差异均能导致花色苷颜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