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对例题编写的评价和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例题编写的评价和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1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例题编写的评价和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调查问卷一、对教学内容编排的评价和建议。,有没有遗漏的内容,有没有不需要的内容,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多数学生能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有没有拔高了或降低了要求的情况?四年级的倍数与因数的教学内容上,突然出现因数,而前面的一二三年级教材中从未出现因数这个概念,显得突然脱节。另外文字题的教学和意义的教学没有,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不知道列式时什么时候用括号等。再次,感觉到方向的教学放在二年级,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可能放在中年级比较好一点。至于统计,一到六年级都有统计,是不是有这个必要,可能编者是想让学生从一年级考试就有个统计的意识,意图很好,但设计上让一年级的学生当堂的就贴小花统计,时间是否都浪费了,因为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动手操作是不是拔高了。总的感觉到教材高于课标,而考试又高于教材。学生学习起来不轻松,有点拔高了要求。?同年级的上、下两册教科书的内容容量、教学负荷是否基本均衡?哪些内容可以整合或调整,哪些内容应加强或削减?在编排体系上看,基本上是合理的。同年级的上下册教科书的内容容量教学符合基本上是均衡的。有以下一些内容比较困惑。(1)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现在是分开教学的,如果放在一起可能比较好,另外在学习这一块内容之前,还没有教学整除,学生不知道整除的概念,对于学生怎么表达是不是因数或倍数等不便,造成学生不能较准确地用语言表述。而且这一部分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难度很大,学生很吃力。(2)在年级教学升、毫升,在学习之前,学生没有学过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这样的顺序显得不太合理,显得脱节。(3)五年级下册第103页,例题教学目标比较不明确,课堂上学习负担太重,学生很难在一节课中经历学行与先安排垂直,哪种安排好些?长(正)方体与圆,谁安排在前面教学比较好?运算率合并为一个单元比较好。先安排平行、然后是相交、最后是垂直比较好。长方体正方体与圆哪个放在前面关系不大,基本上都可以。在运算率教学中,运用加法交换率进行简便计算:如135+17-35,需要把17和35交换位置,但是符号是减号,需要连同符号一起换过来,学生不太能理解是运用了加法交换率,他认为明明有减法。这样的题目量比较多。学生容易与负数混淆。(不包括总复习的综合应用),如果为每册教材保留两次的话,可以选择哪几次?还可以设计哪些实践活动?总复习里的综合应用还可选择哪些素材,怎样编排?以下的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如果要删掉一些,可以优先考虑删去的。四上:怎样滚得远。操作起来受外界因数影响太多,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感觉意义不大。四上:一亿有多大。学生在实践后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四下: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前面的了解较好,但后面的让学生调查,无法操作,在网上都搜不到。四下:美妙的音乐。受外界因数影响比较大,操作意义不大。五上:了解周围的变化。操作意义不大。五下:球的反弹。偶然性太大六上:大树有多高。设计很好,但放在学习比例后再操作更好。5.“你知道吗”里的内容学生能否阅读?还要怎样充实与调整?教科书里的“思考题”还要作哪些改进?你能提供一些吗?学生能够阅读,个人觉得比较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