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1/15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篇一:推荐信:这些推荐信都一样的没用推荐信:这些推荐信都一样的没用文/韩辰明有很多有留学意向的同学,可以很容易的从身边的学长学姐打听到推荐信的准备方式。比如跟老师沟通好,自己写好推荐信,然后拿给老师签字。但是这样的推荐信在申请中是否真的有用?推荐信是留学申请文书中,老师、领导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信息,是美国传统社会认知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材料。中国人其实也有些推荐信的****惯,比如早在汉代,就有了举荐优秀人才去当官的举孝廉制度。不过,中国人写推荐信的思路和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常见的写作方式在很多录取委员会人员的眼中是不好理解的。比如,曾经有个王同学,申请公共管理的城市规划方向,王的家人帮着他找到了一个实****推荐人,是国家发改委的某官员。在他,王爸爸妈妈和官员的一同努力下,共同完成了一篇长达1000字的推荐信,而且,其中有将近200字是描述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职能,另外400字是在描述这个官员如何一步步获得如今的地位的。看过这个学生的推荐信后,我只能说,这个推荐信对小王的申请真的意义不大。另外一个中国人写推荐信的特点,是不爱得罪人。什么叫不爱得罪人呢?就是只说自己好,不说别人差。这种中庸思想在西方人看来很费解,你可以说你成绩好,但是不提供对比人群,那究竟对方如何知道你好到什么程度呢?以前有个在加拿大读书的同学,他偷偷听到教授们在讨论申请人的推荐信,其中一个教授说,现在的推荐信不爱看,因为里面全是表扬自己非常杰出,但杰出这个词是可以随便用的吗?我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个杰出的人,我宁愿看到的是直接把这个学生在人群中做对比,比如,这个学生学****能力在同年级的学生中占前1%,那我就会觉得他是非常优秀的。教授的这番话对这个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最后,我还有一个对大家推荐信写作的建议。推荐信是一个真实反应学生能力的材料,如果能开诚布公的讲出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并提供更多的评价,这样的推荐信更有价值。不写学生缺点的推荐信,只有一个形容词——假,这说明推荐人对这个学生并没有任何的了解。韩辰明(NathanHan)北京研究生首席顾问,天道资深留学咨询专家,200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曾就职于首开集团房地产市场开发部门并拥有创业经历,针对商业学****企业管理领域有充分的实践经验。2008年从事留学咨询服务,曾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任职商科部留学业务经理,2010年获得美国ASCA升学委员会认证咨询师。加入天道后,凭借8年留学行业服务与管理经验,专注为高端院校文商科研究生提供专业升学咨询。韩辰明老师熟知美、英、加、澳、新加坡研究?项目申请,擅长挖掘客户潜在竞争力,培养学生商业感官及商业技能,为学生提供MBA、金融、经济学、会计、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等硕博专业申请辅导。节选自天道教育电子书《留学申请10大要素》发推荐信必须用edu邮箱么篇二:如何索要推荐信也许这篇文章讲的内容不是每个人都适用,仅仅是我自己这几周以来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希望能对正在准备或有意向申请留学的朋友们有帮助。其中难免也有表达欠妥当之处,还请更有经验的同学指正。无论是申英国还是美澳院校,留学文书最重要的部分都包括ps(personalstatement)个人陈述和rl(referenceletter)推荐信。ps当然是自己写,rl通常需要大学教授出具。能为自己争取一份言辞恳切、内容详实的推荐信无疑可以为自己的申请加分。我一共向这学期教我课的3位老师提出写推荐信的请求,分别是实践课studentcampustv,经济英语和德英翻译。最后的结果是拿到了两封,其中一封符合申请要求,也让自己满意。下面先以最终成功的来自德英翻译课老师的推荐信为例,一步步讲讲从提出请求到获得推荐信的过程;然后我也会一下另两次尝试不够成功的原因。step1:提出请求我认为最好当面提出,这样可以得到老师最直接的答复。如果没有机会,发邮件也可以。后者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深思熟虑,组织好语言,避免与教授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坏处是可能许久得不到回复。我的翻译课老师是个有邮件必及时回复的人,所以我用了第二种方式。会不会太直白了?不,不要不好意思在标题里“挑明”自己的目的,“开门见山”在此时其实是明智的做法。而且这一原则在正文部分要继续坚持。正文:我最初的思路是:,表示自己收获很大;;。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顺序。有人玩笑说,西方人读东方人的信函要从下往上读,不然完全不知所云,因为来信真正的目的往往出现在最末尾。这样说不是毫无道理。东方人重含蓄,西方人喜直接,这是东西方思维****惯上的迥异。所以尊重西方人的****惯,最终成文的顺序正好相反,。字体可用a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