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露天采场?它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露天采场:露天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基本要素有:1—工作平盘;2—安全平台;3—运输平台;4—清扫平台2、什么叫台阶?试用剖面图和平面图表示台阶的构成要素。答: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空间上呈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1—台阶上部平盘;2—台阶下部平盘;3—台阶坡面;4—台阶坡顶线;5—台阶坡底线;α—台阶坡面角;h—台阶高度;台阶构成要素示意图3、什么叫出入沟、开段沟?答:出入沟:为建立地面与工作水平之间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的运输联系而开掘的倾斜沟道。开段沟:为开辟开采工作线而掘进的水平沟道。4、最终边帮、底帮、顶帮、端帮、工作帮、非工作帮、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面、工作帮坡角的概念,并用露天采场构成要素的剖面图加以说明。1—工作平盘;2—安全平台;3—运输平台;4—清扫平台露天采场构成要素示意图答:最终边帮或最终边坡:位于最终境界时的非工作帮。如图中的AC、BF。底帮:位于矿体下盘一侧的边帮。顶帮:位于矿体上盘一侧的边帮。端帮:位于矿体两端的边帮。工作帮:由正在进行开采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图中的DE)。最终帮坡面: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图中的AG、BH)。最终边坡角: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的β、γ)。工作帮坡面:通过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和最下一台阶坡的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图中的DE)。工作帮坡角: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的φ)。5、最终边帮上的平台按用途可分为哪几个?各自有什么作用?如何确定他们的宽度?答:最终边帮上的平台按用途可分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安全平台用作缓冲和阻截滑落的岩石,并减缓最终边坡角,以保证最终边帮的稳定性和下部水平的工作安全。安全平台的宽度一般约为台阶高度的1/3。运输平台是工作台阶与出入沟之间运输联系的通道,其宽度依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和线路数目决定。出入沟也称倾斜运输平台。清扫平台用于阻截滑落的岩石并用清扫设备进行清理。一般每隔2~3个台阶在四周的边帮上设一清扫平台,其宽度依所用的清扫设备而定,通常大于6米。6、台阶的命名,通常以开采该台阶的下部平盘(即装运设备站立平盘)的标高表示。7、掘沟、剥离和采矿是露天矿在生产过程中三个重要的矿山工程。8、露天矿重要矿山工程之间关系如何?答:在露天矿,一般自上而下进行掘沟、剥离和采矿工作,上部水平依次推进到境界,下部水平顺次开拓和准备出来;旧的工作水平相继结束生产,新的工作水平陆续投产。这就是露天矿在整个开采期间的生产规律。掘沟、剥离和采矿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第十章复习思考题1、露天开采对穿孔爆破工作有哪些要求?答:(1)对爆破矿岩数量的要求工作面每次爆破的矿岩量,至少能保证挖掘设备5~10昼夜的采装。(2)对爆破质量的要求①大块率。超过允许块度的矿岩块称为大块。大块总量与爆破总量的比率称为大块率。允许块度d的计算:按挖掘设备要求确定允许块度d:d≤:d≤②爆堆形状和尺寸爆堆的形状和高度、宽度和松散度,对采装、运输工作都有很大影响。爆破后,台阶工作面的形状要规整,不允许出现根底、伞岩等凹凸不平的现象。③爆破后冲在新形成的台阶上部,产生新的裂隙,并出现了破碎矿岩的堆积体(3)对爆破安全的要求爆破可能产生空气冲击波、爆炸震动波,以及爆破飞石,对露天矿的边坡、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人员和设备等造成危害。(4)对爆破经济上的要求合理确定孔网参数,采用不同的炸药、装药结构、爆破方法和起爆方式,以提高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成本。总之,露天开采对穿孔爆破工作的要求是:既要满足爆破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又要符合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2、露天矿生产爆破中,常采用哪两种爆破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常采用两种爆破方法:⑴多排孔微差爆破;⑵多排孔微差挤压爆破微差挤压爆破与微差爆破相比,矿岩破碎效果更好,爆堆也更集中。但是,这种爆破方法也存在炸药消耗量大和爆堆高度大的缺点,特别是当预留渣堆厚度过大,妨碍爆堆向前发展时,有可能影响采装设备的作业安全。3、露天矿临近边坡的控制爆破主要爆破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⑴预裂爆破;⑵光面爆破;⑶缓冲爆破预裂爆破是沿露天矿设计边坡境界线,钻凿一排较密集的钻孔,在采掘带主爆孔未爆之前先行起爆,从而炸出一条有一定宽度并贯穿各钻孔的预裂缝。预裂缝吸收并反射地震波,从而降低地震效应,减少对边坡岩体的破坏,提高边坡坡面的平整度,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起爆的时间上。光面爆破并不能反射或抑制采掘爆破的爆炸应力波。缓冲爆破是在沿临近边坡界线布置若干排抵抗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