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峡江县教育体育局峡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峡江县财政局峡江县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19-2020年)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委员会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2020年)的通知》(赣教基字〔2019〕37号)文件要求,为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在扎实做好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摸底排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峡江县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总要求,确定本县薄弱学校范围,明确总体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及资金来源,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下辖11个乡镇、84个行政村,。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现有81所,其中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69所(含52个教学点)。全县小学在校学生15823人,初中在校学生8312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令人瞩目。但我县各类教育、各乡镇学校、县城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造成城区学生数猛增,农村学生数下滑,造成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现有的设施配置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薄弱,部分学校的专用教室不足,体、音、美、卫、劳器材和设备还不够完善,使用率也不尽人意。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一)规划目标。基于我县义务教育以上现状,结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9〕17号)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相关要求,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以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实现中小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需求为基础遴选薄弱学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精细管理,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总体工作目标是:经过两年的努力,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室、辅助用房、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城区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教师配置趋于合理;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以下,2020年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任务。(二)重点任务。规划实施的项目学校必须是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和幼儿园、民办学校和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不纳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补助资金支持范围。办公楼、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游泳馆(池)、图书馆、教师周转宿舍、直属非教学机构的建设和设备购置以及其他不属于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不在规划范围。规划项目主要包括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两类。重点确保中小学校舍达到建设标准,以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解决薄弱学校功能室和设施短缺的状况,实现中小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保障学校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三、规划资金和年度安排根据我县教育现状和编制规划的要求,我县2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