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7
文档名称:

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对江门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1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对江门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pdf

上传人:779277932 2011/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对江门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对江门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
姓名:容瑞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指导教师:赵红红
20040801
摘要
摘要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将原县级新会市
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江门市的市区面积由原来的
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区划调整后的城市,其空间发展问题既不是
城市群体的、也有别于单个城市的空间发展,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确立
全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整合城市空间发展要素,是江门与新会合并后的迫
切需要。
本文在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和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
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型组团”结构是区划合并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结构,“多中
心管治模式”是区划合并后重建区域内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级行政关系的理想
模式。本文还对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解决“行政区经济”问题的做法提出反思,
认为区划调整并非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需要依靠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才能彻底
改变现状。
通过回顾行政区划调整以前江门和新会两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这两个
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指出江门与新会的行政区划调整具
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行政区划的调整,使江门作为五邑地区中心城市,更
有效地发挥大城市的集约化优势,加快发展,增强对五邑地区乃至粤西南的辐射
带动作用。
本文就江门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发展在城市规模、区位条件、资源共享、
空间结构和空间管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的
定位目标,以及江门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和自然生态条件对城市空间的要求。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建议采取网络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和
多中心的空间管治策略,最后还对江门三大重点发展区域的空间管治进行具体研
究。
关键词区划调整江门城市空间网络型结构多中心管治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储签“侃剑日期年乡月‘了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木人授权华南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木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甲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吵白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研究背景
宏观背景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在全球化进程中,空间
经济结构重组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和区域的演化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发展,分别是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和不同层面的城市内部结
构重组。
中观背景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唐经济区是我国三大经济活跃
带,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起步最早,也一度独领风骚。新世纪,长江三角洲经
济区在上海的带动下,已迎头赶上。为了从更大范围争夺资金、技术、人才、原
料等生产要素,区域竞争己逐渐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为迎接挑战,长三角、珠
三角经济区需要通过内部的整合优化,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同时,区域发展也在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如的签订加强了粤港澳
之间的经贸合作,是粤港澳“大珠三角”的成功整合和优势互补”泛珠三
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的提出,也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粤港澳迫切需要向内
拓展,否则就难以再创辉煌内地省区迫切需要向外突破,否则难以加快发展。
内外配合,各取所需、共同发展,这是促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因、
现实动因。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正是我国所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
微观背景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同时存在恶性竞争和不平衡发
展。由于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城市之间在发展的竞争中逐渐拉大了差距。
传统上,珠三角的城市群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在产业结构、资源条件、生态环
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存在整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