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崇阳-强化流域环境治理强化流域环境治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崇阳县人民政府(2011年11月8日)陆水流域全长183公里,流经崇阳境内约67公里,%。全流域面积3950平方公里,崇阳境内约1961平方公里,%。它既是养育崇阳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下游各兄弟县市的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在加快经济社会的同时,崇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陆水流域环境治理作为我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总量减排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走出了一条有崇阳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一、多措并举,全民参与(一)围绕生态建设,重新调整发展思路。面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抉择,县政府态度坚决,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道路。坚持思路伴随环保走,项目围绕环保进,规划突出环保制,做到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陆水流域(崇阳段)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县人大、县政协十分重视陆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把水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人大执法检查、政协委员视察的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和视察。(二)广泛宣传,营造护河氛围。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保护“母亲河”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介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及时报道环境保护中正面典型和反面教训;在集镇、中心村,以及流动人口密集的交通路口拉横幅、刷标语,大力营造环保浓厚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造势,使全民环保意识和保护陆水河的意识大大增强。(三)严格审批,控制污染源头。积极落实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工作。严格执行《关于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的通知》。对所有新、扩、改建项目全部进行环评;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两高一资”的项目坚决不批。同时,要求县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工商、土管、安监、银行等职能部门将项目“环评”、“三同时”作为各部门审批工作的前置条件,没有环保的环评,工商不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土管不发放《采矿许可证》,安监不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进行“三同时”验收的企业,银行不发放贷款。通过严格审批,控制污染源头,先后对5个项目实施停产整改,7个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未通过环评评审而没有引进。(四)对超标排污行为坚决整改。重点加强企业污染治理进度。县纸厂是我县一重点企业,对财政贡献较大,年上交税收500余万元,但因排污不达标,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我们忍痛割爱,对该企业实行了关闭。2005年,该厂在原有部分设备的基础上,组建成金昌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牛皮箱板纸(白板纸、白卡纸),该企业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场,日处理造纸废水8000m3,该项目已通过市环保局验收。县医院投资100多万元,修建处理池,年处理医疗废水7万吨;加强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推广工作。治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6个,完成投资500多万元,大大减少了城区生活污水对隽水河的富营养化污染;加强对养殖基地的生态整治。完成碧云牧业、正大集团等重点生猪养殖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和沼气池、氧化塘等建设任务,努力减少对陆水流域的污染。完成精武鸭产业排污处理系统规划设计,确保该产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