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亚夫军细柳》教学目标:1(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2(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1(了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课文运用对话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教学难点:1(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运用对话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读课文、注释,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对课文中未加注释的难解的词要求学生查词典释义注音。如:“大”、“入”、“为”、“已而”、“之”、“被”、“且”、“请”、“既”、“曩”、“真”等。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注音释义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为”(担任、被)、“入”(侵入、进入)、“使”(派遣、使者)、“军”(驻军、军营)、“已而”(一会儿)、“无何”(不久)、“既”(以后)、“曩”(以前,文中引申为“刚才”。),不同的音,意义也不同,如“骑”(qí、jì)。学生查字典时,教师应巡视,了解情况,指导有困难的学生。2(朗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让学生散读课文,做到自然流畅。抽读、齐读课文。难词、难句质疑,教师讲解。小组内口头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军细柳:以备胡”。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部分从“上自劳军”到“成礼而去”,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到“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层从‘至营,将军亚夫„„“到”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第三部分从“既出军门”到结尾,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4(布置作业。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2(提出突破口,落实教学重点。突破口: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部队一般会有什么反应,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遇到的是什么反应,“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提问:“大”字在句中强调了怎样的意思,(匈奴大肆入侵,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形势紧张。于是,汉文帝调兵遣将,委派刘礼、徐厉和周亚夫到霸上、棘门和细柳驻扎,“以备胡”。),(两个分号说明三位将军各自独立,是平行的关系,一个冒号,说明三位将军守边的目的都一样,即是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文帝由衷赞叹:“此真将军矣~”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思考,相互交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作如下点拨:(1)在对话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在叙述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豰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3)在对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有哪些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先驱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