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师幼互动论文摘要:对于游戏中幼儿自身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寻求帮助,不仅可以增进幼儿间的正向互动,同时培养幼儿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也可以引导幼儿自行完成,因为在游戏活动中,游戏材料或辅助工具基本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占据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有助于幼儿“适应环境”和“体验自我存在”。因此,在游戏活动的背景下进行师幼互动的探究,对于幼儿园教育,推动幼儿教育改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文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和师幼互动相结合,分析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显著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一、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内涵“互动”一词中,“互”是交替,“动”是“使产生变化或作用”。那么,从社会学意义讲,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2]意大利北部小镇的艾米利亚?瑞吉欧将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的角色定位为“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师幼互动就像一个抛球与接球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互为主客体,符合“互动”概念中“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同时。在逐渐熟练的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中,彼此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取决于在互动的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将游戏活动分为:感觉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以及规则性游戏。在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以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为主,规则性游戏从幼儿中期开始逐渐发展。但无论何种游戏,都会对幼儿的身体、认知、个性及社会性、情绪及情感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在整个幼儿园人际互动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主要是由于班级额度较大等客观因素和教师素质偏低、互动意识较弱等主观因素所导致的,造成师幼互动频率低、效果差的现状。(一)班级额度大,教师在游戏中的互动范围小我国规定幼儿园班级师生比例为1:15,但是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幼儿园师生比为1:26;云南省公办园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民办园为1:。[3]不合理的班级额度,导致教师无暇顾及班级全体幼儿,与每一位幼儿在每次游戏活动中都有机会进行互动。(二)幼儿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上行性及平行性互动缺乏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分析,此年龄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直接经验正在积累中,所以在教学、幼儿一日生活等环节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一项调查统计,以教师(上)对幼儿(下)的指令、%,构成了师幼互动的主要内容;而以幼儿(下)对教师(上)的请求、询问等为特征的上行性互动明显不足,%;以师幼之间共同协商、平等对话为特征的平行性互动最为缺乏,%。[4](三)教师关于师幼互动方面的知识缺乏,,教师忽视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关于师幼互动方面的知识缺乏,忽视幼儿年龄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无差别的互动方式。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内心缺乏安全感,这就需要教师与幼儿多进行非语言互动。而对年龄较大幼儿,与互动过程中以语言型互动为主,所以教师需要多与幼儿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