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谜格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谜格简介.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29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谜格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谜格简介谜界中有句老话叫“学谜先学格”,这个“格”本来是说谜的各种组合方式的体例,灯谜发展到当今,已不时兴用谜格。但常用的二、三十种谜格是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谜格及其作用谜格是改造谜底的方法,它的任务是调遣、安排谜底句中的字形和字序,与别解、异读、顿读、拆字一样,同是把谜底句的本义改造成别义为目的。所不同的是用格谜对字形、字序改变特大,故一般都在谜笺上预先标明“格名”提示猜者。也由于这个原因,制谜者嫌它有失谜质自然,多避而不用。谜格的确有它的不足之处,而它的好处和作用也不容抹煞。譬如,在某种情况下,遇到有些好谜材仅被一字或一词阻梗谜意,难以成谜时。此时若能偶而应用谜格,巧妙剪裁谜材,配上适当的谜面,也有可能出好谜。这就做到了“格为谜用,格助谜活”了。正如谜界前辈张起南说的:“不得不以人力补天工。庶几另辟一新世界,是格不得已而用之也。”(《橐园春灯话》)因此,用格谜的方法还是禁而不绝,不得不承认谜格作为一种辅助是缺少不得的。再者,懂得谜格知识,对猜谜也有好处。谜格并不会给猜谜增加难度。如果知道了谜格的变化规则,便能“知格通变”。如见“秋千”、“遥对”(求凰)格,便知谜底的基本字数;如见虾须、蝇头、白头、下楼、掉首等格,便知谜底的第一个字已作调整;如见燕尾、蜓尾、粉底、脱靴、上楼、掉尾等格,便知谜底的最末一个字已经动过手术;如见徐妃、卷帘、碎锦等格,便知谜底的字形与字序各有变化了。由此可见,有格的谜反使射域范围缩小了。所以说掌握谜格知识,既是熟悉谜路,也是破谜的基本条件。此外,一些难以入谜的谜材,经用格后而成谜,在客观上也能为扩大谜材起到一定作用。灯谜的格谜格的功能是改变谜底的字序和字形,有的字作谐音、讹读的,也应视为字的借形和象形的变化,改变的结果都要入义扣的渠道。所以,用格的谜都是会意谜,字序和字形变化仅是一种手段,但又是立格的原则。字序和字形变化的谜例较复杂。今只介绍六类比较自然、常见的谜格,即移字、分读、重读、谐读、讹读等等。(一)移字类谜格移字类谜格是指谜底句中的字与字互为移位,有一字移和二字互移两种。移一字的有上楼格和下楼格,二字互移的有秋千、掉首、蕉心、掉尾四格,此外,还有倒读的卷帘格。(又名登楼格)本格规定谜底至少要有三字,依格法应将谜底最末一字移至句首连读。如。矢志从一(上楼格·猜成语)谜底:誓不两立按格法将“立”移至句首,连续成“立誓不两”,才切合题面意思。,格法应将谜底首字移至句末连读。如:祝您健康(下楼格·猜国名)谜底:安道尔按格法将“安”移在句末,连读成“道尔安”。尔:解为“你”,正好切题。,作倒转读,故又名“转珠”。如:陈玉成(秋千格·猜泊人名)谜底:王英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名将,封英王。此底按格法应读成“英王”,正应题面。,依格法应将第一与第二字互移后连读。如:救死扶伤(掉首格·猜交通名词)谜底:人行道按格法底句应读成“行人道”切意。,依格法将中间的两个字互移后连读:,如:重耳复国(蕉心格·猜剧目)谜底:文成公主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避难逃外19年,后来回国称晋文公,此谜底依格法应读作“文公成主”,切合“重耳复国”的意思。,依格法应将句末两字互移后连读。如:吴国太佛寺看新郎(掉尾格·猜电影演员)谜底:中叔皇依格法谜底应读成“中皇叔”。汉献帝称刘备为皇叔、吴国太看新郎后中意皇叔为女婿。,依格法将底句作由下向上卷读。如:或重于泰山(卷帘格·猜独幕话剧)谜底:名优之死依格法卷读成“死之优名”,切合题面。使用本类谜格应注意几点:①用格后,底句的义如同原义相差不多的,则避免用格。如“骐骥”(猜《三国演义)人名)谜底:“马良”,转读作“良马”,一说马很好,一说好的马,其义近似,可以不必用格。②秋千格的谜底只有两字,借助此格成谜时,谜面不能再用两字去扣合。否则,纵使扣合得十分贴意,总有板滞之嫌。(二)分读类谜格分读类谜格是指谜底句中的字,须拆开分作两个字读。其方法有将每个字都拆开读的碎锦格,有只拆一字作左右或上下分读的虾须、展翼、燕尾和蝇头、中分、蜓尾等格。,依格法字字都要拆开读。如:众口一辞(碎锦格·猜邮电用物)谜底:信筒按格法将“信筒”拆成“人言个个同”照应题面“众口一辞”。碎锦格的底字,字字都作分拆,所拆的字素不拘上下左右,也不拘一字只拆成两个字素。,依格法将第一个字作左右分拆,读成两个字。如:神仙会中皆诸葛(虾须格·猜成语)谜底:从长计议按格法将“从”字作两个字,连读成“人人长计议”。,除首未字外,按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