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工作开展情况在管理机制方面,根据“建管分离、集中管理”的原则,我们逐步探索并推行了“两级政府(即县政府、城关镇政府)、三级管理(城管局及城管办、城关镇及县直六大系统、社区街道及机关单位)、四级网络(县城管领导小组、城管执法职能部门、社区街道、机关庭院)”的运行机制。在管理方式上,对城区机关单位、社区及所辖二级单位继续坚持“日巡”、“月检”、“季度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评”的管理方式,在检查中督办,在督办中整改。在管理措施上,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郧西县城区门前三包及机关庭院管理实施方案》、《郧西县城区门前三包和庭院管理实施细则》和《郧西县城区户外广告霓虹灯设施设置管理办法》,推行了“千桶百箱、十站一场”市政工程和“一院一池、一员三包”及“文明单位汇审”制度。在管理目标上,对环卫所、监察队分别确定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班组联动、管干分离”和“理顺职责、审罚分离、分段包片、责任到人”目标管理,强化责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奖惩兑现。在环境卫生方面,担负了城区近10万人口、、21条主次街道、近6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担负着城区日产70余吨(节假日120余吨)垃圾的清运任务。在日常管理中,推行环卫工人定岗定责、定点包段管理制度,确保主次街道每天三次普扫,坚持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做到早晨7:30分至晚上9:30以前,街面无成堆暴露垃圾,无花扫漏扫现象。坚持在晴天早晨8点以前洒水压尘,雨天冲洗淤泥,做到“天晴下雨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来客与不来客一个样”。同时,推行班组联动机制,逢县里重大活动合理调度清扫保洁人员,攻难点,保重点,以确保街面的整洁和卫生,确保我县对外的良好形象。在执法管理方面,我们去年开展了“城管执法年”活动,重点围绕城区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组织城管监察大队,联合公安交警、食品卫生、交通运管、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对城区出店占道流动经营、乱摆摊点、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乱堆乱放、乱贴乱画野广告、破损广告招牌、车辆乱停乱靠、占道修车洗车、废旧物品收购、在街道打牌下棋等行为,采取“联合执法、分类处理”的方式,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坚持“依法管理与疏导教育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分段包片相结合,延时管理与重点守控相结合”,变过去“掀摊子、踢篮子、撅秤杆子”等粗放式管理为“教育、告知、依法处罚”依法管理。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01起,其中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30起,结案率达90%以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2起;拆除陈旧污损广告标牌500余块、棚亭120多个。在常规管理中,坚持每周一、三、五集中整治,二、四、六分片包段,对工会桥、王家巷口、北城门、留春园、西十字、南十字等重点部位定人定责,进行重点守控。逢全县重大活动时,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仅去年一年,我们先后经历了三月份的市场文明县城二轮复查验收、六月份的省级文明县城检查验收、8月的奥运会、9月的残奥会、10月的国际武当武术节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集中整治和应急备战,共开展各类集中整治活动达20余次,完成上级检查、视察等重大接待活动30余次,使城区市容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去年整个城管执法工作受到省市效能建设执法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在队伍建设方面,围绕“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道德高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准军事化城管执法队伍”,我们先后出台了城管执法人员“五条禁令”、“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案件汇审”、“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案件办理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开展了军事训练和“三比三看(比办案看工作业绩,比管理看队风队纪、比服务看文明办事)”活动,在日常管理中推行了城管执法人员工作日志制度,并针对执法人员法律水平不高问题,坚持做到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有力地推动和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在优质服务方面,从构建和谐社会、推行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从关注民生、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一是对小河、城北两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容量,规范了秩序;二是对城区供水管网地改造升级,解决了供水不够、水压不足的问题;三是规范了办事程序,在行政许可方面,将城市道路临时占用、挖掘、环卫、供水等9项许可事项纳入服务大厅集中办理,从去年9月份以来共办理行政许可300余件,并及时予以公示,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树立了政府依法行政形象。在市民素质教育方面,一是与新闻媒体联办节目,开设“关注城管”、“城管之窗”等专栏,仅去年制作“关注城管”专题节目11期,播报各类城管新闻200余条,其中全国性刊物《城市管理》、《城建监察》、《市容环卫》用稿5件,省级(荆楚网)用稿1件,市级(十堰日报及秦楚网)用稿5件;二是创建了“郧西县城市管理网页”,开设了“城管动态”、“公示公告”、“意见投诉”、“行政许可”、“曝光台”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