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药鹿角的功效.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鹿角的功效.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鹿角的功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鹿角的功效中药鹿角别名:斑龙角鹿角主治功效::鹿角使之,胜如糜角,其角要黄色紧重大好者。:鹿,年岁久者,其角坚好,煮以为胶,入药弥佳。[英文名]Deerhorn,Antler[别名]斑龙角、鹿角[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已骨化解或者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梅花鹿角、马鹿角、鹿角脱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一般于冬季或者早春连脑骨一起砍下称砍角,或者自基部锯下,洗净,风干;或者在春末拾取自然脱落者,称退角。[原形态],,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竖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着,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高山的森林草原。资源分布:、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栽培]人工饲养与野生二种,以野生者之角为佳品。[性状]性状鉴别梅花鹿用通常有3-4分枝,全长30-60厘米,-5厘米。侧技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技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技与第一枝相距较远,生枝末端分成两小技。表面黄棕色或者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骨钉断续排成纵棱,顶部灰白色或者灰黄色,有光泽。马鹿角呈分枝状,通常有4-6分枝,全长50-120ml。主枝弯曲,直径3-6厘米,基部具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枝靠近第一枝着生。表面灰褐色或者灰黄色,有光泽,角大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针,并具有纵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者微带淡黄褐色,中部多是灰褐色,具蜂窝状初。臭,味微咸。鹿角脱盘又称鹿花盆。呈盔状或者扁盔状,直径3-6厘米,-,-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者灰黄色,有光泽,中部具蜂窝状细孔。底面平,蜂窝状,多呈黄白色或者黄棕色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者呈不规则的个球形。质坚硬,断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