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潘永泰采访稿.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潘永泰采访稿.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3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潘永泰采访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潘永泰采访稿潘永泰(1972-)男,河北雄县人,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破碎装备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作为中国煤炭行业破碎专业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提出了“国际集成、高端可靠、替代进口”的产品研发理念,并培育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SC大处理能力分级破碎产品,结束了该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十一五”期间,主持课题7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拥有专利8项,负责起草编写了《煤用分级破碎机》的标准,已成为国内普遍应用与参照的行业标准。独立提出了Griffith断裂动力学指导分级破碎低转速、大扭矩和高成块率的工业实践和指标定量化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理论空白,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矢志不渝提振破碎机民族品牌——访孙越崎青年科技大奖获得者、唐山研究院破碎装备中心主任潘永泰研究员本刊记者潘广涛康淑云一提破碎机~现在煤炭行业的人们可能都会想到几个名牌~国外品牌中大家比较认可的有英国的MMD、澳大利亚FLS公司的爱邦破碎机~而众多国内品牌中最知名的就是唐山研究院的SSC、2PLF系列新齿型分级破碎机了~它的性能可以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抗衡。而孙越崎青年科技大奖获得者、唐山研究院破碎装备中心主任潘永泰研究员正是该系列破碎机的研发者。目前~煤炭行业经过十几年~如何提高整个行业的科学化水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炭洗选加工装备尤为重要。本刊记者在2011年11月初的“第14届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期间对潘永泰研究员进行了专访。采访中~我们被潘永泰强烈的事业追求所感染~被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勇气所折服~更对他超前的战略谋划钦佩不已。与破碎机的不解之缘提起破碎机~已届不惑之年的潘永泰充满了感情。“我从1994年就开始接触分级破碎设备~那是我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呢。当时虽然对破碎机还没有深入的认识~但是感觉破碎领域还没有人深入研究~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存在很大一块空白。作为煤炭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担当~去填补这块空白。”就是在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引领下~还是在校学生的潘永泰开始了对破碎机的研究。而在一年以后的毕业设计中~他也毅然放弃了学校给他安排的振动筛的毕业设计题目~主动选择了破碎机的研究。从此~年轻的潘永泰与破碎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的破碎机产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国外。当时国内的分级破碎设备型号很老~辊径也小~实际处理能力一般在300t/h以内~甚至在120t/h以下~入料粒度在300mm以下~破碎效率很低~最关键的是破碎粒度不能保证。“如果破碎粒度达不到要求~在后期的洗选过程中~就会堵塞旋流器~这样就阻碍了先进工艺的引进和使用。”潘永泰还举例说~当时就因为我们的破碎粒度达不到要求~在向日本、韩国出口的时候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说到此处~潘永泰不觉动情。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外汇购买国外MMD、PCC、AUBEMA等公司的大型破碎设备及其配件。但是~国外产品的价格及后续的配件费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常高~同时还存在着供货周期长、售后服务复杂等问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潘永泰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励精图治,填补国内空白在我国的煤炭洗选设备领域~唐山研究院一直以来都是以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制造力量强大著称的煤炭科研院所。而当1995年8月份~潘永泰来到唐山研究院的时候~这里的主要产品还是跳汰机、旋流器、浮选机。在分级破碎设备的研发制造方面还是短板。刚刚的从学校走出来的潘永泰带着从高校就迸发出来的热情~立志要在唐山研究院这块热土上~把国内的分级破碎设备研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诱惑随处都在。刚刚毕业~面临各种生活难题的年轻人~更是容易被浮夸的物质生活所诱惑~而无法在科研领域沉下心去。毕竟坐冷板凳是要有信心和毅力的。刚刚迈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潘永泰~初到唐山院~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是选择体系完备、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的离心机组~还是选择破碎机这个全新的空白的领域,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在国内一流煤炭高校树立的信心~年轻的潘永泰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破碎设备。也正是这一选择~才有了今天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SC大处理能力分级破碎设备~有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崭新的分级破碎理论——Griffith断裂动力学指导分级破碎低转速、大扭矩和高成块率的工业实践和指标定量化研究。然而~热情是热情~现实是冷酷的。要想填补国内破碎设备研发领域的空白~空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现实条件的缺乏:材料的匮乏、加工工艺的不成熟、技术参数的空白……还有在当时~设计研发人员连通用的计算机处理软件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潘永泰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用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