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双梁桥式起重机起拱、加固方案双梁桥式起重机起拱、加固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2、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3、计划修理项目和要达到的数值或效果4、修理方案、起拱、加固技术路线的选定、选用主梁起拱、加固、旁弯矫正的方法、机理、修复后主梁拱度、旁弯度及增强效果保持长久稳定的技术保障。、施工工艺流程、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及验证阶段、交工、验收、质量评价及保修阶段5、修理及验收依据标准6、施工安全措施、甲方职责、乙方职责7、工期:8、乙方对质量负责范围和期限1、项目背景:热工车间起重机由于投用时间久、负荷高、使用频繁、环境等因素,至该起重机双主梁产生下挠、旁弯,强度、刚度下降,材料腐蚀、疲劳,大小车运行“啃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和生产安全,必须修理。2、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起重机型号:QD起重量:5t跨度:工作制度:A5最大下挠值:最大旁弯值:主梁材质:Q235环境:截面型式:(箱)型(正)轨3、计划修理项目和要达到的数值或效果修复双主梁上拱度均至1/(L为起重机跨度)使其符合GB/T14405-93《通用桥式起重机》优等品标准,并使双主梁同截面高差不大于1mm。修复双主梁水平弯曲使之符合标准,(1/2000L之内,并均向走台侧凸曲)即:1-8mm,均向走台侧凸曲。双主梁加固:刚度指标:使其静刚度均达到GB/T14405-93《通用桥式起重机》新车优等品标准(技术条件:额定静载荷,小车位于跨中,从实际上拱度计算,静态刚性不大于1/800L)。强度指标:主梁强度指标按GB/T14405-93新车标准和GB5905—86实验规范执行:,距地100mm,每次10分钟,最后一次主梁不得再有永久变形。4、修理方案起拱、加固技术路线的选定当前国内现行起重机主梁下挠起拱、加固方法概述当前国内起重机主梁下挠有多种起拱、加固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分为热(冷)缩主梁受拉区和预应力张拉两大类,两类方法虽然采取形式、手段、材料有差别,但修复原理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都是反弯主梁,并且走的都是修复、补强、保持的技术路径。现行两类方法的区别特征1)第一类是利用热(冷)手段缩短主梁自身受拉区,依靠产生的偏心拉力来拉弯主梁,然后用型钢进行加固。2)第二类是利用加装的预应力拉筋,依靠施加偏心拉力的方法来拉弯主梁,并依靠增加的应力来增强主梁。现行两类方法的不足和主要缺陷1)现行第一类热(冷)缩主梁受拉区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变形与受拉区增加的应力较大并且与工作载荷应力重叠。不足之处还有:矫形尺寸差、型钢加固效果差、不易二次修复、工程量大、工期长等。2)现行第二类预应力张拉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选用的拉筋材料不能长久保形、保力;每根拉筋受力不均、预加力不能对准偏轨梁的剪力线。3)现行两类方法的共同不足是:修复效果都不能保持长久稳定,并易存安全隐患。选定主梁起拱、加固方法本项目选用一种改进的预应力张弦新方法,即《梁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修复方法及其梁式起重机》专利技术。发明专利号:选用方法的技术特点:该方法主要是解决了拉筋长久保形、保力与每根拉筋受力均等的问题;能够使修复、加固效果长久保持稳定,并且,修复拱度曲线滑顺、精度高、受力好、可控制、可调整、施工简便用时短、增强效果显著、对主梁没有损害等诸多优点。本项目选用修复加固装置规格2×(选用计算过程略)选用主梁起拱、加固、隔热、旁弯矫正的方法、机理双主梁拱度修复方法及原理简述体外预应力张弦修复增强起重机主梁下挠的基本形式1、主梁2、加强板3、筋板4、横梁5、止退盖6、保护夹板7、撑顶器8、安全夹板9、钢绞线张拉起拱方法示意图1、等高棒2、3、直尺4、主梁5管式测力计、6、端梁7、固定端支座8、预应力钢绞线拉筋9、撑顶器10、张拉端支座11、超高压双回路油泵12、转换后的压力表13、高压油管14、空芯千斤拔预应力钢绞线布置形式1、加强板2、筋板3、横梁4、扁夹具5、预应力钢绞线(箱型正轨梁扁夹具布置示意图)撑顶器结构示意图1、主梁下盖板2、上顶板3、5锁紧螺母4、调整螺母5、调整螺母6、螺杆7、下顶板8、安全夹板9、钢绞线修理方法及原理简述本修理方法就是通过反向张弦将主梁制成挠性预弯状态(起拱),同时附加反向应力(加固),用于抵消工作应力和形变,并改善小车通过的平顺性来实现修复加固之目的。如图一至图四所示,将预应力张弦修复装置分别焊装于两主梁下盖板下面,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将固定端夹牢,用专用小千斤拔配合油泵分别调整每根预应力钢绞线的初始应力,使其受力均等,然后再用专用大千斤拔统一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拉筋,在这一偏心拉力作用下便产生一个较大的相对于中性层的偏心力矩,迫使主梁向上弯曲变形。张拉至设定拱度值后,切掉工艺段预应力钢绞线,夹牢张拉端,调整撑顶器螺母,使其受力,然后锁紧,去掉修理工具即完工。采用该方法修复加固后,修复加固装置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