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架连墙件探讨关于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探讨近年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具有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传力合理、使用耐久、牢固稳定、造价适宜、多次周转等特点,在高层、多层建筑施工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它安全可靠度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今年国内外发生的几起钢管脚手架倒塌事故案例,几乎都是由于连墙件设置不当或连墙件被拆除而未及时补救引起的。一、连墙件的作用分析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能够看成是由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组成的特殊的多层、多跨框架钢结构,连墙件的作用不容忽视。1、脚手架连接杆件的扣件节点,在荷载的作用下具有相当的抗转动能力(即刚性),但由于扣件本身质量和拧紧程度均影响节点的刚性,因此此框架为半刚性节点框架,脚手架的横向宽度比其纵向长度、竖向高度要小得多,因此对一面墙的脚手架又可视为一块“格构式”平板,由于它在垂直于建筑物表面方向的刚度较差,远小于其纵向,因而脚手架必须依靠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即设置连墙件)才具有承受其自重、施工荷载和风荷载的能力。2、连墙件为脚手架与结构主体之间的撑拉杆和限制脚手架纵向自由变形长度的约束连杆,并作为承受水平力作用的支座。(1)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工程联结起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和使用安全。(2)约束脚手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减少立杆计算长度,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提高其向内或向外的抗倾覆能力和承载稳定性。(3)抵抗风荷载及其它水平荷载作用并传给工程结构。(4)抵抗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内力,使内力重新分布,以降低架体内部的集中应力,避免架体出现局部破坏。(5)加强脚手架整体、或局部、或薄弱方向的刚度。二、连墙件的构造形式连墙件的构造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拉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由拉筋(8#钢丝或Ф6mm钢筋)、顶撑、扣件等构件组成,其拉筋只能承受拉力,压力由顶撑传递。这种构造形式因刚度较差,故其受到限制使用。2、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由连墙杆、扣件与预埋件组成。其连墙杆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具有较大刚度,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很小。实际使用中,预埋件的做法是在预埋点预埋30cm~40cm的短钢管同梁筋或柱筋焊接(如图1a),采用钢管和扣件将预埋件和外架内外立杆固定。但使用预埋件的做法存在位置准确性不易控制,后期修补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本文介绍另一种做法供施工时对照采用:在规定的拉结点位置利用专用小横杆进行拉结。专用小横杆的做法比一般小横杆加长25cm左右,用一块厚度δ≥8mm,尺寸为100X100mm的正方形Q235钢板与小横杆端部进行全位置焊接,对角开两个Ф10的金属胀锚螺栓对角拉结(如图1b)。经查阅相关技术资料验算,其抗拔力为14KN,符合拉结要求。比用直角或旋转扣件扣紧(查《规范》)和8#钢丝拉结法()安全。其施工要点有:一是金属胀锚螺栓应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如为砖混结构,则应设置在圈梁或构造柱上;二是应对角设螺栓,保证抗拔力和均衡受力。连墙件设计计算中的要点1、计算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l2、计算连墙件稳定承载力3、验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满足R≤Rc4、计算预埋钢管的抗剪承载力四、连墙件的设置要求1、建筑H≤50m时,连墙件按25㎡~35㎡(垂直于竖直架面方向的迎风面积)设置一点,连墙件设置的最大间距符合《规范》。2、建筑H≤50m时,脚手架边部和角部的连墙件必须按二步一跨加密设置,加密宽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