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药品价格改革基本思路傅文军目录v 一、基本历史v 二、现行政策v 三、招标政策v 四、改革内容v 五、耗材招标一、基本历史v 从调拨作价到放开管理到调放结合v 调拨作价、顺加作价、最高零售价、倒扣作价 、顺加作价(差别差率与统一差率)v 从产地定价到销地定价到国家和省两级定价1952 年、1996 年、2001 年、2004 年、2006 年药价制定的要点v 依据社会平均成本,保障生产v 依据社会边际成本,保证供应v 反映供求关系,控制差率,防止虚高v 鼓励创新,按创新程度实行不同差率,要有研发能力v 兼顾质量,实行区别定价二、现行政策v 管理范围:国家医保的化药、中成药和省增补化药、中药饮片、其他特殊药品(专利等)v 管理权限: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计免药品、计生药品、自制制剂、招标临时价v 医院销售差率:v 统一价与临时公示价品种分类v 通用名、商品名、商标名、地标名、俗名药品标准:药典标准、药监局标准(正式与试行)、企业内控标准、进口注册标准剂型给药途径:口服、注射、外用(透皮)、呼吸道给药(吸入)、其他v 盐基酸根:盐酸、乳酸……钠盐、钾盐、酯盐、二乙铵盐v 溶媒: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甘露醇……v 生物制剂:配比、分子量、工艺v 中成药:配方、工艺……区别定价的种类v 专利药:仅指化合物或组合药、中药保密处方v 原研药(过专利保护期的专利药)v 化药和生物制剂的单独定价v 中成药的优质优价v 不同质量标准的药物v 对地方自评单独定价和优质优价不予认可降价概念v 从降价转为调整历史概念区分情况实行不同的价格政策进行药物经济学的评价三、招标政策v 质量优先:质量分高于价格分,综合评分,减少替换,个别检测v 价格合理:不高于历史成交价,全国相比中等偏下,不求最高和最低(取同等条件的价格),差比价规则v 供需双方平等:尤其对医院的要求,最低购买量,最长回款期,严禁价外议价v 稳定为主:稳中有降,不搞政绩招标动向v 由医院自主采购转为政府倡导v 由政府倡导转为政府组织领导招标新政v 以省为单位,7 月份检查v 非营利性平台v 全部药品招标和直接挂网采购v 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v 生产企业直接投标v 按《合同法》执行v 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处方点评v 常用药、廉价药、紧缺药的提价、不参加招标v 评价:落实措施是关键招标询价作价v 1、并非创新,是一种倒退v 2、同样助长高价药的泛滥v 3、过份强调价格不利于药品安全、不利于民族医药产业的升级换代v 4、会造成新的“药价虚高”招标代理服务费v 是招标和采购全过程的服务费v 国家统一标准v 行业协会与中介公司双方谈判确定具体标准按实按季结算v 今后由政府付费,各级财政包干v 逐步过渡为政府平台,目前仍维持收费制度四、改革环境v 解决“看病贵”依然是社会主流诉求“v 补偿机制政策不明,三个分开”在高层与基层认识脱离v 从“价格合理、质量优良”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v “两防”到“保稳促调”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基本改革内容v 两个基本文件、25 个配套文件、除五项工作以外的其他文件成熟一个出台一个v 维持政策总体基本稳定v 价格管理改革:改革区别定价评判体系药事服务费药物经济性评价首仿政策差率政策医院差率v 差别差率v 零差率v 等额加价v 对现行加价政策将进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