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兰花鉴赏术语及入门知识一、传统兰花的标准1、花瓣:如图所示,兰花主要有六瓣,既外三瓣、内三瓣(也有一些兰花会出现七瓣、八瓣)外三瓣包括主瓣和副瓣,外三瓣宽圆或宽阔,瓣端完整无缺,收根紧边,质厚且糯,不飘。鼻小舌大,舌呈圆或方形。舌内红点排列整齐,色彩鲜艳。主瓣中正,副瓣左右对称、平肩。双捧紧抱舌瓣。花架坚挺,久开不拆捧、不落肩。花型结构严谨,各瓣比例协调,阿娜多姿。 3、花色:瓣色嫩绿,色净不带红丝。花瓣也可带其它颜色,如金黄、紫红、枚红。有“黄为贵,红为稀,素为珍,绿为上”之说。要求花色俏丽,光彩照人。 4、叶片:叶面光滑油润,有光泽,叶色深绿。叶质滋润,柔中有刚。 5、植株:健壮无病害。花葶高出叶面,叶片完整,飘逸舒展,韵味十足,给人以完整、端庄、秀丽之健康美,不追求病态美。6、气味:香气适中,文静幽雅。二、鉴赏术语一、色地生兰花的颜色,虽然比较单一、纯朴,没有其它花卉妖媚妖丽,但它那素静色泽,高雅风韵,却是一般花卉难以相比的。根据江、浙一带的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凡属赤花,总以色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其它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二、肩兰花外三瓣中,中央竖直一瓣称为主瓣,左右横向排列两瓣称为副瓣。所谓“肩”,即专门指副瓣着生的形态:第一种呈水平状,称为“一字肩”,属上品;第二种,当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称为“落肩”,这种形式较次;第三种,是花刚盛开,副瓣就大幅度下垂,与主瓣形成三角形,称为“大落肩”、“三脚马”、“八字架”,如呈这种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着生姿态恶劣,也不足取了,属劣品;第四种,是副瓣微向上生,称为“飞肩”,属贵品。三、捧即内三瓣中间向外竖直靠拢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洁为主,按其形式可分: 蚕蛾捧形似蚕蛾形。又分硬和软二种,例如春兰中的绿英、荣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兰中的大一品、培仙、荡字、楼梅、端梅、崔梅、庆华等。观音捧(俗称观音兜)形似神话中观音菩萨,帽檐前端兜形,如春兰中龙字、春一品,蕙兰中的老染字等。豆壳捧捧瓣尖端较圆钝,瓣肉厚,有兜状,形似蚕豆壳一端形态,如蕙兰中的关顶。蚌壳捧每片捧瓣似空蚌壳般内凹外隆,如春兰中的常熟、大魁荷,蕙兰中泰素等。蚌壳捧蚕蛾捧豆壳捧观音捧剪刀捧捧瓣似剪刀形,如春兰中的文团素,蕙兰中的华字、赤团子。蟹钳捧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兰中的万年梅最为典型。猫耳捧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状似猫耳般,如蕙兰中的蜂巧、朵云。短圆捧捧瓣短而圆,瓣背弧形较大,如郑同荷。猫耳捧短圆捧剪刀捧蟹钳捧蒲扇捧捧瓣短圆,但瓣背弧形较小,如春兰中的西神梅。罄口捧捧瓣虽无兜状,但瓣尖缘微有罄口状,例如春兰中的盖荷。上述各种捧瓣形式,以蚕蛾捧为上品,观音捧较次,其余均属下品,当然还要结合各类瓣型加以区别对待。另外,捧瓣着生姿态,有的二片相互分开或部分相联,或甚至与鼻(柱蕊)和舌(唇瓣)混杂胶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种形态:五瓣分窠二片捧瓣各自分开,瓣根基部着生在外三瓣基部汇合处。分头合背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离,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联结成整体。连肩合背捧瓣与鼻和舌联结成块状整体,或捧瓣尖端部位与鼻微有分离痕迹,例如春兰中蔡梅水仙和蕙兰中潘绿常有类似形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