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文与经济地理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成绩:批阅时间:批阅人:目录西安简介西安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延安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历史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实习总结第一章西安简介西安位于我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西北地区的门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在此建都,遗留下来的宝贵历史财产和精神财产。对于中国人,西安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中国人的历史象征、国力象征。短短的四天我们走遍了西安的各个历史景点,感受到了西安遗留给我们的历史厚重感和炎黄骄傲,中华民族历史五千余年,而在西安,我们体验到的是人类的发展史和民族成就感。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也有17朝之说),中国历史上的四个伟大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由于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所以西安被称为中国唯一一个被定位“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西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在西安的实习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例如: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等等。这些文物无不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悠长、博大精深,西安不愧为“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发展的区位因素现代的西安不仅仅一座“历史文化基地”,旅游胜地;还是一座大学城,是重要的科技战略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西安的区位优势让这座城市更显魅力。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及地势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在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市区城市布局呈棋盘式以城墙为方形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体现了西安市区地势平坦,有利于交通运输,交往行走。(PS:秦岭的地理意义: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我们是在6月10日至13日在陕西西安与延安进行实习。在去实习景点时,基本上路过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我们可以感受到陕西的这几天天气基本是炎热干燥,多风。人文因素政治地理西安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从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