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6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2/6 文件大小:1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摘要:迈克耳孙干涉仪设计精巧、用途广泛,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原型。本实验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对光的干涉基本现象进行了观察,对单色光波长进行了测定,并对光场的时间相干性进行了研究。关键词:迈克耳孙干涉仪;光的干涉;单色波波长;光场的时间相干性TheReportofMichelsonInterferometerExperimentAbstract:,:Michelsoninterferometer;interferenceoflight;wavelengthofmonochromaticlight;temporalcoherenceoflightfield1881年迈克耳孙制成第一台干涉仪。后来,迈克耳孙利用干涉仪做了三个文明于世的实验:迈克耳孙-莫雷以太零漂移、推断光谱精细结构、用光波波长标定标准米尺。迈克耳孙在精密仪器以及用这些仪器进行的光谱学和计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迈克耳孙干涉仪设计精巧、用途广泛,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原型,它不仅可用于精密测量长度,还可应用于测量介质的折射率,测定光谱的精细结构等。本实验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对光的干涉基本现象进行了观察,对单色光波长进行了测定,并对光场的时间相干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由4个高品质的光学镜片和一套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装在底座上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图其中,1——分束器G1;2——补偿板G2;3——可动反射镜M1;4——固定反射镜M2;5——反射镜调节螺丝;6——导轨;7——水平拉簧螺丝;8——垂直拉簧螺丝;9——微调手轮;10——粗调手轮;11——读数窗口;12——光屏。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图2迈克耳孙干涉仪光路图作为分束器的G1是一面镀有半透膜的平行平面玻璃板,与相互垂直的M1和M2两个反射镜各成45°角,它使到达镀镆处的光束一半反射一半透射,分为两个支路Ⅰ和Ⅱ,又分别被M1和M2反射返回分束器会合,射向观察位置E。补偿板G2平行于G1,是一块与G1的厚度和折射率都相同的平行平面玻璃。它用来补偿光束Ⅱ在分束器玻璃中少走的光程,使两光路上任何波长的光都有相同的程差,于是白光也能产生干涉。M2是固定的,M1装在拖板上。转动粗调手轮,通过精密丝杠可以带动拖板沿导轨前后移动,导轨的侧面有毫米直尺。传动系统罩读数窗口内的圆分度盘每转动1格,,右侧的微调手轮每转动1个分格,M1镜只移动10-4mm,估计到10-5mm。M1和M2的背后各有3个调节螺丝,可以调节镜面的法线方位。M2镜水平和垂直的拉簧螺丝用于镜面方位的微调。,它发出的光被M分为光强大致相同的两束光(1)和(2),(1)相当于从虚像S’发出,再经M1反射,成像于S’1;光束(2)相当于从虚像S’发出,再经M’2反射成像于S’2(M’2是M2关于M所成的像)。因此,单色点光源经过迈克耳孙干涉仪中两反射镜的反射光,可看作是从S’1和S’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在观察屏上,S’1与S’2的连线所通过点P0的程差为2d,而在观察屏上其他点P的程差约为2dcosi(其中d是M1与M’2的距离,i是光线对M1或M’2的入射角)。因此,干涉条纹是以P0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中心级次高,周围级次低。无论干涉条纹形状如何,只要观察屏在S’1与S’2发出的两束光的交叠区,都可看到干涉条纹,所以这种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图3点光源产生非定域干涉每吞进或吐出一圈环纹,,相干光光程差改变为: 由此可得: ,来自扩展光源上不同的点在薄膜表面产生的干涉条纹不完全相同,致使扩展光源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只在一定的位置上出现,这种干涉称为定域干涉。定域干涉可分为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①M1与M2严格垂直,即M1与M’2严格平行,而把观察屏放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如图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