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2/7 文件大小:3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目的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基础资料的收集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地形地貌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气象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最热是7~8月,℃~℃,℃。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9月的雨季,%,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水文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监测河段概况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工程北楼工程南楼生化楼确定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为了满足地表水各类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将监测项目分为基本项目和选测项目。本方案主要测定了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这几个基本项目。设计监测网点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及水样采集监测监测断面结合实际情况,景观入水口(即珠江入水口)为对照面,另设置一个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生化楼采样点位的确定由于研究的河流区域没有形成完整的江河水系,所监测的水面宽约为5m,水深约为2m,据此,在水面上设一条中弘线,。用A代表采样点。如图2所示:A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拟定监测时间为1天,用混合采样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采集的水样为表层水水样,采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桶)直接采集。对测定pH值、溶解氧、高猛酸盐指数等项目进行单独采样。采样结束后,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采用冷藏法保存待测水样(见表1)表1水样保存方法测定项目容器材质保存方法保存期备注浊度P或G4℃,暗处24h现场测定色度P或G4℃24h现场测定pH值P或G4℃12h现场测定电导率P或G4℃24h现场测定溶解氧溶解氧瓶加MnSO4碱性KI-NaNO3溶液固定,4℃,暗处24h高锰酸钾指数G加H2SO4使pH<2,4℃48h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根据我国《环境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结合实验室条件,检测项目及分析方如下表:表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来源1水温温度计法GB13195-912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863浊度浊度仪法4色度稀释倍数法CJ/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