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docx

上传人:dalaoban5200 2020/2/7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桐乡市濮院小学钟伟民[摘要]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堂上,“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数学活动的结果,需要数学活动经验来支撑。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教学中要找准具体落实到着力点。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知识的迁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在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在引导学生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关键词] 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着力点;思维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但我们的课堂上,“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会降低教学效率,没有这个必要;有的老师为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但没有成效而困惑。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彻底转变教师观念,更要找到数学活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着力点。一、结果,需要数学活动过程来支撑以下的教学实例可以说明“重结论轻过程”教学,学生学到的只是死板的知识技能。在三上数学广角——稍微复杂的排列组合,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题:有三个房间,小红、小明和小强要求每人住一间。你能为他们安排一下吗?一共有几种住法?竟然有很多学生的解答是3×3=9。仔细询问了他们的想法,原来他们只是把3个人和3个房间相乘而已,缺乏思考过程。究其原因,在配衣服时3件上衣和3条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时“3×3”是对的,在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从乙城到丙城有3条路可走,从甲城经乙城到丙城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时“2×3”也是对的。这里有3个人和3个房间,学生就乘一下,这些学生压根就没有去思考3×3这算式表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显然,这些同学解题时缺少了分析问题的过程。要反思的是我们的课堂,在教学例一“两件上衣和三条裙子或裤子的搭配”和例二“用7、3、9三张数字卡片摆不同的三位数”中,是不是过早的抽象出了乘法,学生缺乏数学活动的过程。排列、组合是很抽象的数学知识,这里要用操作活动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再让学生把操作过程记录下来,这样的枚举过程是学生必须经历数学活动,在此理解基础再让学生用乘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同时在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活动经验,促地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理解数学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用过程来支撑结果。二、过程,需要找准课堂教学着力点要解决让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和教学效率的矛盾,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教学中找准具体落实到着力点。,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知识迁移可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在新知识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