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48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aena45 2020/2/8 文件大小:4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治疗方法:手法整复固定(石膏托固定,皮牵引,骨牵引)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1观察病人神志、体温、呼吸、血压、尿量、贫血征象,以及情绪、睡眠、饮食营养状况、大小便等变化。2手法整复,牵拉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3观察牵引、外固定装置是否合适有效。确保石膏无挤压,无断裂或过松。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观察皮牵引时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发现过敏者,立即改换其他方法。观察外固定及身体骨突处皮肤有无压迫;4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是否障碍,血管,神经有无损伤,如末梢皮肤温度,感觉运动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5肿胀观察。轻中度肿胀,应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部位,可减轻肿胀,如果严重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出现张力性水泡,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如发现远端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变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立即解除外固定或敷料,必要时切开减压,预防发生骨筋膜间区综合症和肢体远端缺血坏死。6手术后病人除观察生命体征外,应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感染征象等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石膏托固定的护理1置病人于正确体位,避免旋转、扭曲。在翻身或搬动时必须保持固定位置不变,防止石膏断裂、变形等意外情况发生。2做好床头交接,正常情况下,患肢末端温暖、红润、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如趾、指端苍白或青紫、麻木、活动无力或痉挛、肢体高度肿胀,则疑有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压迫,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减压处理。3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4石膏干固后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如足部屈曲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牵引术后的护理1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2洗净患肢,局部备皮,凡是新上牵引的患者,尤其是皮肤牵引,要严格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感觉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3保证牵引效能应注意(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保持患肢与功能位置,嘱患者不要产自改变体位(3)牵引方向不可随意改动,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子不可压在牵引身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和牵引力(4)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5)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动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骨牵引时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处三次,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落,如发现牵引向一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了解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注意防止并发症,定时协助患者坐起,鼓励患者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冬季应注意保暖手术前病人的准备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一)心理护理(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预后,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2)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阐明手术的必要性,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前注意事项,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术后注意事项及锻炼方法的。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二)生理方面准备(1)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开始停止吸烟(2)备血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量的全血(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的性质、部位、范围进行饮食指导。一般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除在局麻下行的浅表部位小手术外,一般术前6~8h禁食水,上午手术者自前1d午夜禁食,下午手术者中午禁食),哺乳小儿术前4~6h停止哺乳(4)按要求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另女性月经来潮应告知医生,另选择手术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