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6-模具行位设计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3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模具行位设计标准.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2/12 文件大小:4.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模具行位设计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行位设计的基本要求1、设计行位时,行位退离产品至少需有2-3mm的避空位。行位行出避空位需在2-3mm以上 2、行位斜度需控制在15-25度之间,斜导柱斜度需比铲基斜度小2度。斜导柱直径可取6mm8mm10mm12mm一般最小不能小于6mm,最大不能超过12mm。行位宽度超过60mm,要考虑做2支斜导柱,行位宽度超过80mm,需在行位底中间做导向条,3、若行位太高,需把斜导柱孔的起点降低,以便行位滑动顺畅。如需延迟行位开或合的时间,需把斜导柱孔的直径做大。做压条导向斜导柱孔迟行位开或合4、当行位在前模的深度超过行位的深度时,应考虑不做铲基,斜度直接做在A板上,底部要做R3左右的圆角,另行位上需做耐磨块。5、当行位深度主要在后模时,需做铲基行位,行位上胶位面积大或行位上有碰穿或擦穿位时,需要做反铲,斜度在10度以上。6、当行位上的胶位面积小时,,铲基面的高度要大于行位高度的2/3。7、模具行位耐磨块采用2510钢料,硬度需达到HRC50°-52°,耐磨块厚度为5mm,,所有耐磨块行位运动方向不需做避空(如下图所示)。耐磨块此两面与模胚不需做避空8、行位压块宽度取20mm,高20mm长度根据行位而定,压块材料2510,加硬到HRC50-52度9、模具行位的回位及固定方法。模具行位向上(包括斜向上),行位有凸起幼细镶件及镶针,行位底有顶针时可选用弹弓作为辅助回位装置。行位有细镶件镶针行位向上斜向上10、弹弓位置的设计规定。弹弓内置于模仁及行位内,()行位行程较长,安装长度超过50mm,需考虑将弹弓外置。注明:所有弹弓均只可压缩25%~35%11、汽缸抽芯。若斜导柱H超过100mm()及前模行位需在A、B板开模前抽出的,则要考虑用汽缸来推动()。12、行位镶件(针)的设计标准C:尽量避免,镶针要电火花加工,且产品会有夹线问题B:胶位内有一段直身位,视情况采用A:正确的做法,尽量使用标准的顶针行位止口的设计标准当圆形产品脱倒扣及四边行位时,行位镶件要做止口,若一模出多件,最好每个成品单独做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