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本文节选自七十回本水浒.doc

格式:doc   大小:66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本文节选自七十回本水浒.doc

上传人:likuilian1 2020/2/12 文件大小:6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本文节选自七十回本水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滸傳四、魯智深大鬧桃花村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水滸傳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敘述諢號「花和尚」的魯智深任俠仗義,打抱不平的故事。魯智深,俗家姓魯名達,因為背上刺有花紋,所以綽號「花和尚」。他原本是渭州經略府中的提轄,人稱「魯提轄」。其人生得勇敢魁梧,加以性情豪爽正直、深富正義感,有古代俠士的風範。看似粗魯率直的花和尚,其實粗中有細,而且才智過人,是水滸傳作者著意描寫的重要人物。魯智深早前為了救助素昧平生的金老父女,主持公道,不料三拳打死市井惡霸「鎮關西」鄭屠戶,只得亡命天涯。為了避難,魯達上五臺山落髮為僧,法號智深。但是他又難耐佛門的清規戒律,酒後折倒山門金剛、打壞法堂,方丈智真於是命他去投靠大相國寺。本課所節選的情節即是魯智深赴大相國寺的途中,投宿劉太公莊院,適遇小霸王周通占據桃花山,又欲強搶劉太公之女為壓寨夫人。魯智深見義勇為,於是假扮新娘,壞了周通的好事,又把他打得遍體鱗傷、落荒而逃。文中描寫了魯智深在嬉笑怒罵中行俠仗義的情節,具有濃厚的喜劇效果。並透過旁敘、獨白、對話的交替使用,加上穿插大量的方言俗語,展現出作者經營小說情節的高度技巧。水滸傳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這部情節生動,流傳極廣的長篇章回俠義小說,是自宋至元,經過長期衍進,歷經多次整合、擴充,始完成的集體創作。現存版本以金聖嘆刪改評點的七十回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這部小說主要描述宣和(西元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年)年間,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嘯聚梁山泊的故事。宋史中有宋江等人聚集為盜的記載,梁山泊遺址在今梁山下,可見確有其人其地。南宋後,這類故事廣泛流傳於民間,說書人取為題材,整理為統一的話本;至元末明初,遂有文人蒐集史實記載、民間傳說,以及話本、雜劇,編寫成長篇的章回小說。其中出力最多的,首推施耐庵。施耐庵,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江興化(今興化市),約生於元貞二年(西元一二九六年),約卒於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年)。耐庵曾中進士,並在錢塘為官,之後棄官還鄉,閉門著述。金聖嘆評水滸傳云:「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人物摹寫個性鮮明,故事情節高潮迭起,是本書最大的成就。智深自離了文殊院,取道投東京來。行了半月之上,於路不投寺院去歇,只是落客店內打火安身,白日間酒肆裡買喫。一日,正行之間,貪看山明水秀,不覺天色已晚,趕不上宿頭,路中又沒人作伴,那裡投宿是好?又趕了三、二十里地,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樹木叢中閃著一所莊院;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魯智深道:「只得投莊上去借宿。」逕奔到莊前看時,見數十個莊家,忙忙急急,搬東搬西。魯智深到莊前,倚了禪杖,與莊客唱個喏。莊客道:「和尚,日晚來我莊上做甚的?」智深道:「洒家趕不上宿頭,欲借貴莊投宿一宵,明早便行。」莊客道:「我莊上今夜有事,歇不得。」智深道:「胡亂借洒家歇一夜,明日便行。」莊客道:「和尚快走,休在這裡討死!」智深道:「也是怪哉!歇一夜打甚麼要緊,怎的 五臺山山名。位於五臺縣東北。因五峰聳立,高出雲表,頂部平整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名。文殊院文殊,佛教菩薩名,為梵語的音譯,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四大菩薩。佛教徒相傳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投動詞,往、向。東京宋時稱開封為東京。打火安身歇、宿。打火,旅途中做飯或吃食。安身,歇息住宿。宿頭住宿的地方。里地路程。簇量詞。計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單位。紅霞紅光,借指莊院的燈火光亮。莊家舊時鄉間富戶所雇用的農家、農民。禪杖僧人所持的手杖。唱個喏一面作揖,一面出聲致敬。洒家元時關西一帶人的自稱。胡亂隨便地。休莫、不要。討死找死。打甚麼要緊有什麼重要。便是討死?」莊客道:「去便去,不去時便捉來縛在這裡。」魯智深大怒道:「你這廝村人好沒有道理!俺又不曾說什的,便要綁縛洒家!」莊家們也有罵的,也有勸的。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魯智深看那老人時,年近六旬以上,拄一條過頭拄杖,走將出來,喝問莊客:「你們鬧甚麼?」莊客道:「可奈這個和尚要打我們。」智深便道:「洒家是五臺山來的僧人,要上東京去幹事,今晚趕不上宿頭,借貴莊投宿一宵,莊家那廝無禮,要綁縛洒家。」那老人道:「既是五臺山來的師父,隨我進來。」智深跟那老人直到正堂上,分賓主坐下。那老人道:「師父休要怪,莊家們不省得師父是活佛處來的,他作尋常一例相看;老漢從來敬信佛天三寶,雖是我莊上今晚有事,權且留師父歇一宵了去。」智深將禪杖倚了,起身唱個喏,謝道:「感承施主,洒家不敢動問貴莊高姓?」老人道:「老漢姓劉,此間喚做桃花村,鄉人都叫老漢做劉太公。敢問師父法名,喚做甚麼諱字?」智深道:「俺師父是智真長老,與俺取了個諱字,因俺姓魯,喚做魯智深。」太公道:「師父請喫些晚飯,不知肯喫葷腥也不?」魯智深道:「洒家不忌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