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2/13 文件大小:3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都江堰市柳沿路、崇天路大中修整治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路而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编制原则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冃标等控制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第二章工程概况柳沿路:主线底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下面层采用5cm厚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碗(AC-20C),上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碗(ACT3C)。桥梁铺装下而层采用5cm厚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碇(AC-20C),上而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碗(AC-13C)。机耕道接道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上面层采用5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殓(AC-13C)o崇天路:主线底基层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下而层采用5cm厚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AC-20C),上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仝(ACT3C)。桥梁铺装下面层采用5cm厚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殓(AC-20C),上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殓(AC-13C)。机耕道接道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上面层采用5cm厚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碗(AC-13C)o第三章工期安排计划自2018年3月20日开工,2018年5月10日完工。第四章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复核设计施工图路面工程的平面位置、路面的标高及结构尺寸,检查无误后法进行路面工程测量放样。在测量放样时注意核对标高的正确性,放线数据上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2]人员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需组织以下施工人员序号LJ-4冈位姓名备注1施工负责人冯列东2技术负责人陈健3安全员熊敏4测量员高中清5试验员周宇6质检员余永鑫7合同管理(兼计量、统计)蒙孝全表2作业施工管理人员表3作业劳动力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普工12人23人第五章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对检验合格的路床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其它杂质。,推测出垫层设计后,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高度。,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级配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必须配备足够装运,且要注意装载均匀和防止离析。(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时,应组织好施工,各工序间紧密衔接,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太长,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2) 要求用摊铺机一次摊铺碾压成型。混合料的摊铺采用摊铺机全幅摊铺,摊铺时要设定松铺厚度,使混合料均匀摊铺在要求宽度上。(3) -2%(视气候面定)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合损失。(4) 摊铺、整形应控制松铺厚度,并用人工找平,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保证混合料均匀。(5) 整形时,应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用压路机初压1-2遍后,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利用锹耙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1) 混合料的碾压程序应按照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进行。基层必须一次成型,应采用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应与压实能力匹配。(2)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适量的水。(3)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末碾压层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慕层表面不受破坏。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控制。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可在前段未压部分添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后一并碾压。对于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处理,可将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末端挖除成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