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高考必背古诗文名句默写(高中部分).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必背古诗文名句默写(高中部分).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2/13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必背古诗文名句默写(高中部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必背古诗文名句默写(高中部分)必修一:第五课: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1、荆轲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人们描写悲壮离别的千古名句。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必修二*第四课:《诗经》——氓描写女主人公辛勤劳作、天天早起晚睡的诗句是“,。”2、“,”两句用桑叶枯黄陨落比喻女子年老色衰,继而吟咏女主人公出嫁后生活贫困,这是典型的比兴手法。3、用“桑”“鸠”起兴的句子是,。,。4、用了顶真修辞手法的两句是,。*第五课:离骚(屈原)1、屈原表白自己为了追求美好品德,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的名句是:,。2、《离骚》中,“,”两句抒发了作者保持清白宁可献身正道的决心,他认为这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品行。3、《离骚》中,“,”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缝缀荷花瓣做下装,借此暗喻自己注重高洁品行的修养。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名句是:“,”。5、屈原在《离骚》中批判时俗精心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且任意改变规矩的现象的两句是“,”。6、(新课标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7、“,。”两句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思想。8、“,。”两句表现了屈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思想。9、“,。”两句表现了屈原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思想。10、写小人嫉妒屈原的美德,肆意造谣中伤的两句是:,。11、《离骚》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作者以佩带香草比喻保持高洁的情操,如“,”以采摘香草比喻加强自身修养,如“,”。第六课: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起兴的两句是,。2、《孔雀东南飞》用铺陈的手法写刘兰芝天要亮时就梳妆打扮、精美无双的几句是,。,。,。,。,。第七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叙述女子采莲情况的的两句是,。2、《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短歌行(曹操)《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用比喻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2、《短歌行》中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两句是,。3、《短歌行》中写景、比喻,启发那些在三国鼎立局面下无所适从的人才,不要徘徊,要善于择枝而栖的几句是,。,?4、《短歌行》中用《管子•形解》中的话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两句是,。5、《短歌行》中用《史记•鲁周公世家》的典故自比,表达要殷勤接纳人才的两句是,。(三)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归园田居》追述往事,言自己从小就厌恶世俗***,本性喜爱大自然,体现出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的两句是,。“,。”是说***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罗网并且误入时间长。用比喻、衬托,写诗人欲回归田园的两句是,。4、“,。”用比喻照应,写出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闲时、欣喜之情。用互文写诗人田居的环境的两句是,。第八课:兰亭集序(王羲之)写兰亭美景的几句是,,,。2、,点名了兰亭聚会的人物。3、写作诗的情形的几句是,。4、写兰亭聚会的主观感受的几句是,,,,。5、,!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6、“”是本文的观点(主旨)句。7、批判虚无主义的两句是,。8、《兰亭集》成书的经过,。写序的目的是,。*第九课:赤壁赋(苏轼)《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14’全国新课标卷2)《赤壁赋》中,“,”两句写洞箫声能让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从侧面烘托了乐声的动听。苏轼《赤壁赋》中用以说明“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一观点的两句是“,”。《赤壁赋》中,用“,”两句形容洞箫发出的音乐婉转悠长,如细丝绵绵不断。《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描写了曹操临江斟酒,持矛赋诗的英雄豪情。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犹如苇叶一样的小舟驶过浩渺江面的名句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的名句是“,”。8、苏轼在《赤壁赋》中哀叹人生短暂自然无穷的名句是“,”。9、《赤壁赋》中,“,”两句写当时作者以及朋友用桂木和兰木做的船桨,在铺满月光的水面上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第十课: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作者认为古人观天地、山川有得的原因是。作者以游洞为喻,认为世之奇观在、、,,。,,?说明追求理想要“尽志”,自己才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作者借仆碑发感慨,提出的结论是。必修三*第四课:蜀道难(李白)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猱都很难越过。(14‘课标卷1)2、李白《蜀道难》中,写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的两句是“,”。3、《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典故的两句是“,”。4、《蜀道难》中,渲染凄清气氛的景物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