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浅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3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及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突显,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分析和研究基层信访工作的特点,探求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对策,对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十分必要。一、当前基层信访工作的特点从调研情况看,当前群众诉求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_)从诉求形势上看,主要是“三访”问题严峻。所谓“三访”就是重复访、越级访、群体访。有些上访群众要求过高,无法满足,问题经多次处理、复查,当事人仍无理纠缠,一信多投;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处理不当;老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凡此种种,导致了重复信访问题的出现。有些上访群众在问题发生后,大多心理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阅批的信访件“震动”越大,解决问题才快,因此,不通过正常途径向当地政府和执法机关反映诉求,而是直接赴省进京;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信访问题经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办,就能很快着手解决或得到解决,这种情况的存在使越级上访越来越多。有些上访群众所诉求的问题涉及群体利益,这些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往往聚集在一起,把工人、农民、老弱病残者、妇女安排到第一线,向党委政府施压,想以群体性集访促进事情解决。缠访和职业访问题虽然不是很严峻,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二) 从诉求渠道上看,主要是“三个集中”凸显。所谓“三个集中”就是到纪委、领导和上级举报的信访案件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有些上访群众对上访程序不是很清楚,该走司法程序的问题,却到纪检监察机关反映,盲目上访。有些上访群众是对其他部门或基层组织不够信任,寄希望于纪检监察机关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一些非受理范围内的问题,也找纪检监察机关,这类信访件占有一定比重。有些上访问题是因为一些基层组织和干部衙门作风严重,工作不负责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或不闻不问,把矛盾上交。还有些上访问题是因为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化解基层的信访矛盾,把群众挤到了领导和上级组织这里来。(三) 从诉求内容上看,主要是“一化二多”突出。“一化”即;信访诉求复杂化。诉求类别包括申诉、求诉、举报、咨询、批评、建议等涉及个人或群体的多种诉求,甚至还有涉外信访。反映的内容既有反映企业改制造成国有集体资产流失、拖欠养老保险金、工龄买断补偿金不足等问题,又有反映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不按规定补偿问题;既有反映司法不公问题,又有反映部门不作为问题;既有反映领导贪腐问题,又有反映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有些反映的问题受历史沿革、体制改革和时过境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同时涉及体制问题、政策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又因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复杂难办。所谓“二多”:一是对经济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增多。反映干部违反财经纪律的信访件上升,占居信访总量首位;反映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的信访件增多,在信访总量中占一定比例。二是涉及群众利益类的举报增多。近年来,随着各地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反映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集体资产转制、工程承旬、土地征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信访比较多,且呈上升趋势。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从基层纪委信访工作的组织建设来看,目前虽然已经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信访工作网络、订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信访工作职责,似乎没有疏漏之处。但部分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不按政策办事,对信访工作还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难于落实到位的情况,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等不作为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另一方面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也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群抓群管的反腐倡廉局面还未形成。二是执法监督不到位。部分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对实际情况把握不准,对群众切身利益考虑不周,只顾及部门和团体利益,做出了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行为。有些执法部门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过于宽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处理解决,使群众对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产生置疑,最终走向信访道路。三是工作精力不到位。现在虽然政府部门已层层建立了信访机构,也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信访机构虽然健全,但信访干部人员不能真正到位。许多基层信访干部都身兼数职,真正投入到信访中精力不够,碰到信访问题,往往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情况。有些信访干部素质跟不上信访形势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在影响大信访工作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工作。7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落实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有力保障,而信访实践中,各项制度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