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刑法总论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65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刑法总论知识点.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2/14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刑法总论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刑法学总论绪论一、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它是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1979年颁布,1980年1月1日施行。对它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习惯上我们把1979年未经改动的刑法称为旧刑法,把经过修订的刑法称为新刑法。截止,全国人大常委先后通过了九个《刑法修正案》,增设和修订了一系列罪名。2、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一道被称为“尤其刑法”)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制定,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形式出现,是对刑法典的补充,它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或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以后全国人大常委又颁布了新的单行刑法,如《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规定》——目前为唯一一个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即附带规定在行政法、经济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即对违反禁令的行为,轻则处以行政处罚,重则规定刑事罚则,如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我国的附属刑法称不上真正的刑法。刑法的性质:1、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2、制裁手段的严厉性。3、干预社会的谦抑性(补充性)。4、其他法律的保障性。刑法的根据、任务和目的根据和目的:刑法:第一条根据:宪法。目的:保护人民。刑法的任务:《刑法》:第二条四、刑法的体系: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我国刑法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章、节、条、款、项、段等层次。全文用统一的序号。五、刑法的解释(一)以解释的主体或者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1、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所作的解释。刑法实施中,司法机关发生分歧,立法机关出面解释。如对第93条第2款的解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成员。(二)以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1、文理解释。对条文的字、词、句的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上加以解释。既不广于字面含义,又不窄于字面含义,不偏不依的解释。2、论理解释。根据立法精神、制定刑法的理由及其他相关事项,联系实际,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当然解释——刑法虽未明确规定,但按情理应包含在刑法规定的内容之中。扩张解释——当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时,扩张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类推解释——即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解释为刑法最相类似的条文所包含的行为,或比照刑法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区别:“预测可能性”说、“明显突兀感”说、“语义射程”说、“用语可能含义”说等。要警惕借扩大解释之名行类推适用之实的危险倾向。限制解释(缩小解释)——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目的解释——即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进行解释,任何解释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目的解释,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时,就应当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这种目的一般指的是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反对解释——即根据刑法条文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释方法,如刑法规定死缓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之后减为无期徒刑,那么没有满两年的就不得减为无期徒刑,即是反对解释。补正解释——即当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或漏洞时,加以补正的解释,如刑法中有“以下”的规定,如认为以下不包括本数,则是补正解释。比较解释——将刑法的相关规定与外国立法或判例作为参考,借以阐明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历史解释——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规范发展的历史沿革阐明刑法条文的含义体系解释——也称逻辑解释、系统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我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特征:1、一般说来,它是刑法所特有的原则,而不是各个部门法共有的原则。2、它贯穿刑法始终,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3、它必须是刑法的制定(立、改、废)、解释与适用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另外还有一些原则刑法虽未明确将之作为原则条款在总则中作出规定,但却完整地体现在刑法规定的条文中,如主客观统一归罪原则、罪责自负原则、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等,这些原则同样具有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应当承认它们的地位。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一)法定性。即事先以成文的实体法律形式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派生原则: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1)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能规定犯罪与刑罚,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2)法律必须用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3)习惯法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4)判例也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事后法(法不溯及既往)。下列做法违反

最近更新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107页

湖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及答案1套 81页

湖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附参考答案(.. 104页

湖南省长沙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及.. 80页

湖南省长沙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带.. 107页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巩固】.. 79页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105页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 176页

甘肃省兰州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含.. 105页

甘肃省兰州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 174页

百日万题营言语理解与表达及答案【各地真题】.. 175页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79页

福建省福州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最.. 79页

章晓铭原创常识判断全真模拟题带答案(实用).. 77页

考试行测真题之常识判断含答案(综合卷) 78页

考试行测真题之数量关系(满分必刷) 107页

职测数量关系题型(夺冠系列) 108页

行政机关各测评要素真题之常识判断能力及答案.. 81页

行政机关各测评要素真题之数量关系能力附答案.. 105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真题附参考答案(综.. 108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常识判断习题【历年真题.. 79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数量关系习题及答案【名.. 108页

行测200题-言语理解附答案(达标题) 177页

行测 数量关系试题【有一套】 106页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及答案【最新】 174页

行测常识判断之标题选择题答题策略带答案(基.. 80页

行测常识判断真题附答案(培优b卷) 79页

行测数量关系之标题选择题答题策略及参考答案.. 106页

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含答案(综合题) 107页

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集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