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我与教育三十年.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与教育三十年.doc

上传人:w8888u 2020/2/14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与教育三十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格在反思中升华摘要:纵观教育全局,目前,我国教育存在诸多弊端,笔者通过深刻反思,深入研究了“孩子”和“学生”两个概念,以达到人格的升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反思;人格;升华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33-01 我们育人者,总是挖空心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标准去要求学生,强制学生,刻意将学生装在自己设定好的“套子”里,不能旁枝斜出。导致学生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个性。这就是思想僵化的教者,用僵化的思想培育出一个个思想僵化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情感脆弱、亲情冷漠、身体柔弱、思想僵化、行为怪异。我不禁要问:“这是有用的人吗?”有时,我们育人者,总是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出格行为,总想按照自己的思想,主观意志去塑造属于自己理想化的学生。然而,没有达到教者理想化的那大部分学生又怎样呢?不言而喻,会被我们无情地抛弃! 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受冷漠、蔑视、歧视、排斥,甚至是抛弃!这种不健康心理,在我们的部分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这种教育模式何等残忍! 几年来,我一直在反思,在反省。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以牺牲决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拼命去抓那几个、十几个属于教者理想化的所谓尖子生。这些学生一旦考入重点学校,实现了教者的理想,我们的教师是何等荣耀!在这种成功的背后,有谁去真正思考过、反思过,甚至是自责和深刻检讨过。近几年来,我一直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由于几十年的教育积弊,给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误导,一时间想改变它,跳出这个怪圈是何等地艰难! 一个时期以来,经过认真思考,深刻反思目前“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冲出“围城”,认真探讨消除“应试教育”弊端的手段和方法,力图找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尊重!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工作中,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这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堂”的关键所在。近日,深入研究了“孩子”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从逻辑学上讲,这是两个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但从教育理念上,我们把他并列起来看,意义更重大。因为孩子天性顽皮、好动、好奇,时常闹出一些是非来,会有很多毛病。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作为成年人,会自觉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常言道,谁会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呢!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悦纳孩子,包容孩子的诸多过失! 在工作中,我曾经接触过许多具有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学生。在和其交流时我说:你就是老师的孩子,老师会和你的父母一样去关心你、呵护你。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胜过你的父母。有了这个前提,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师生是平等的主体,学生消除了顾虑,愿意与老师交流,敞开心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明自己的态度――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一定会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 记得以前看过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其教育的魅力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下面我将这个故事简单的描述一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