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20/2/14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风险信息更新、持续改进等,同时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界定出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以更好的、有的放矢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订本制度。二、范围适合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分析、评估、管制,以及对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估、控制管理)。三、职责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组织制定、审核《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人事行政部(安全办)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四、内容1、(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紧急)。: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4种类型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可参照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厂址、厂区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2、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识别以事先分析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SCL)、现场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安全检查表(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识别出部门的环境因素;3、(安全办,为行文方便,以下直接用“安全办”称道)负责设计风险识别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表格,发至各部门;,按“1、风险识别的范围”从本部门班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工序与工序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等皆存在服务)中识别出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报送安全办;、汇总、分类,分类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类;、核实、补充完善,经风险评价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R=L×S: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参照表1来制定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