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坑西小学支教调查策划书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团专业指导老师:管越峰赵蓉二○一○年五月目录&一、活动主题 1二、活动背景 1三、活动概述、目的及意义 2四、活动前期准备 3五、活动组织原则和安全规定 5六、活动日程及内容 6七、团队人员 7八、实践预期总结 9九、团队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10十、活动经费预算 12十一、鸣谢单位 13十二、附录 14一、活动主题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与祖国共奋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共建和谐新农村。二、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道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国情努力提高社会观察力,不断增强全名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指示。为继承和发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团省委社会实践“三下乡”的意义宗旨,把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带到农村。我们计划在7月11日到7月26日到丽水庆元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无偿支教服务。为坑西小学的留守儿童提供各方面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素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双手为贫困的农村教育带去精神与物质上的补助。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信息的传播,也让更多的大学生乃至社会各界了解农村、关注农村,关注留守儿童。为和谐农村的建设洒下希望的种子。三、活动概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支援农村教育,并通过师生交流与课程指导,了解庆元县坑西村留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通过走访留守学生家庭,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教氛围;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学要求。在深入了解当地小学教育状况的同时,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知识,一定程度上为庆元县松源镇坑西村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其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大学生志愿者的绵薄之力。通过团队活动及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庆元县坑西村贫困情况的关注度,促进各界人士对坑西当地的教育物资及师资力量的援助。努力改善当地的教育现状,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于此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持农村教育与调查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体会祖国的需要,在共青团中央、团省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共建和谐新农村。”的号召中中奋发努力。四、活动前期准备(一)工作准备1、与丽水市庆元县团委、教育局、松源镇副镇长,坑西小学校长取得联系,已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为7月12——25日;2、与学校协调好教学场地,课程内容,学生的招收工作,以及实践队伍的住宿,饮食等问题;3、了解当地的气候交通情况,为出行、活动提供参考;4、搜集一些当地的基本资料,了解当地的经济,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从而确定教学主题,以及我们渴望了解的问题;5、制定详细的活动日程,确定人员分工;6、支教相关培训,进行安全方面的学习;(二)宣传准备实践前(7月10日下午前)准备横幅、旗子。出发前,合影。将照片及本次实践的简介发到校青协博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实践中(7月11——25日)7月11日1、开展宣讲会宣讲会主要是为了让向当地百姓,了解我们这次支教的目的及开展形式,熟悉我们这群支教人员的性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内容:①讲解本次支教的背景,目的,开展形式;②展示前几次开展支教的成果;③支教人员自我介绍,进行才艺展示;④与当地的小朋友、百姓、领导互动,可开展各色各样的小游戏,或是介绍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过的活动,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大学生活。2、征集领导、当地百姓对我们这次支教的期望。7月12日——7月23日1、写新闻稿、感言,将照片及文字稿发到媒体、网络上。7月24日1、写新闻稿、感言,将照片及文字稿发到媒体、网络上。2、实践晚会展示本次实践成果,邀请当地媒体。实践后期(8月)1、制作海报、纪念光盘或是纪念册制作宣传本支队实践的海报/纪念光盘/纪念册在校内张贴或发放。2、将实践成果视频发到“优酷网”,“土豆网”。3、将实践后的新闻稿、感言及照片发到媒体、网络上。(具体媒体及联系方式详见附表四)五、活动组织原则和安全规定1、组织原则严格按照《高等学院学院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学生礼仪规范》和《关于组织学生外出进行旅游、参观、会餐等活动的若干意见》,结合团院团委的具体部署,创新形式、突出重点,利用资源,深入、有效、扎实地开展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启动阶段充分宣传动员;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管理指导,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人际交往能力;活动进行过程中,会不断和院系取得联系,传送报导和数据;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回顾。经费投入采用学校拨款、系资助和学生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争取社会赞助,采用低成本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