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doc

格式:doc   大小:1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2/15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富起来的治沙人在中国西部的沙漠边缘地区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有这样一位治沙人:25年里,他坚守发展信念,林场事业兴旺,越来越多的治沙人过上了富裕日子;他循着规律,围着市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每年以两三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他就是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的灵武白芨滩林场场长、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全国治沙英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场长王有德在查看苗木在中国西部的沙漠边缘地区,流沙在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耕地和居住地,但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却发生了逆转,实现了“人进沙退”……在这里有这样一位治沙人:25年里,他坚守发展信念,林场事业兴旺,越来越多的治沙人过上了富裕日子;他循着规律,围着市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每年以两三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他就是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的灵武白芨滩林场场长、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在中国西部的沙漠边缘地区,流沙在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耕地和居住地,但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却发生了逆转,实现了“人进沙退”……在这里有这样一位治沙人:25年里,他坚守发展信念,林场事业兴旺,越来越多的治沙人过上了富裕日子;他循着规律,围着市场,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每年以两三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他就是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的灵武白芨滩林场场长、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大泉管理站职工居住的二层别墅式住宅治沙人住进别墅群白芨滩林场地处宁夏灵武市东部和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建于1953年,属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公益性林场。由于观念落后,管理粗放,到上世纪80年代,林场的林业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1年有7个月无事可做,全年收入仅有几百元,三分之一的职工要求调走。1985年3月,30岁的王有德出任白芨滩林场经营副场长。他挨个走进职工家庭,一幕幕贫寒的景象让他吃惊:建场30多年了,工人依旧住的是能望见天的土坯房,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衣烂衫,有的家庭连电都用不起。当时,这个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就是财政拨款的15万元,既要养活198名工人,又要保证生产,日子艰难,可想而知。然而,记者近日再次穿行在白芨滩林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荒漠地区,公路上不见了清沙车,风沙蔽日变成了清风徐来,漫漫黄沙被厚密的青草牢牢锁压。昔日的沙漠前沿地带,如今变成了林场腹地,树林中间处处是由日光温棚、养殖园区构成的田园风景。在大泉管理站,一排排亮丽的二层别墅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与记者同行的白芨滩林场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华介绍说,这些都是林场职工的住房,电视电话、上下水管道、太阳能供热等一应俱全。林场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职工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林场职工。正带领几名工友扎麦草方格的张学云高兴地说,去年算上果园以及治沙收入,年均收入在10万元以上,除了在林区拥有一套别墅外,去年还在灵武市区购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身旁的工友们告诉记者,林场许多职工在市区买了商品房,像张学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