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改造.docx

格式:docx   大小:3,517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改造.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2/16 文件大小:3.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改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统概述项目概述****医院始建于1946年,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锦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内一所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辽宁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承担着辽宁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诊急救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任务。鉴于现有监控系统老旧、分散于每个部门,这次改造替换老旧部分,且集中管理现有及新增监控设施。凭借多年的行业方案设计经验,并结合医院现有的监控情况及需求,能为用户设计出一套最优化的解决方案。需求分析根据甲方提供的需求,统计的点表:位置原有保留原保留点DVR更换硬盘录相机(模拟)原有更换(同轴高清)新增定点(同轴高清)新增电梯(同轴高清)新增室外(定点、同轴高清)新增室外(动点、同轴高清)拾音器机关楼安全保卫部 1 519 51 信息工程部4 社会工作部61 图书馆后小房1 感染楼 91 2712 32号楼 51 3623 23号楼 31 7135 1013号楼安全保卫部 2 24203 14供应室81 楼外长廊 1 科研处 18 6号楼后勤保障部(三层)192 安全保卫部727230839 1121-23层(手术室) 3 停车场 3 自行车停车场 1 东侧、北侧 2 医院大门口、北门口 3 肿瘤楼安全保卫部121 16 2层化疗科 4 肿瘤楼北道 3 变电所门口 1 门诊挂号收费 21 19社区中心楼 10 病理楼 15 2制剂楼 131 检验楼 26 14后勤保障部食堂322 电工班71 超市222 药店31 信息工程部门诊大厅、健康卡办理处151 18号楼131 19号楼121 住院登记91 采血室51 总计270302593691829175建设标准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行业标准》(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民用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92)《电视系统视频指标》(MENDATION47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码技术要求》GB/T25724-《电视监控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12322-9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IEC364-4-41《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编码》ISO/IEC14496-2系统总体设计总体架构医院视频监控系统拓扑图系统组成系统由前端系统、传输网络、监控中心三个部分组成。前端系统前端系统主要是指院区前端安装的高清监控摄像机及配套设备。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建议监控单独组建千兆光纤网络,建成视频监控专用网络。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管理院区内所有的视频监控设备,接收上报告警等信息,满足用户视频、设备控制的需求。监控中心根据厂区建设的组织架构需求,可分为一级平台或多级平台,两级或多级平台之间通过平台级联模块实现。设计思路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高清视频监控能有效保证视频监控的图像质量,确保录像资料能有效记录重点部位的细节,有利于更好地支撑决策判断。院区内建议采用130万像素视频监控点,窗口摄像机采用200万像素视频监控点。采用分布式存储根据客户要求,采用分布存储,每个楼内放置NVR,录像存储时间按一个月计算。采用面向服务的平台架构系统采用基于SOA的体系架构设计,充分结合实战应用需求,以“怎么应用,就怎么建设”这一全新的理念进行设计,考虑系统自身的造血功能,考虑系统今后的平滑升级与无缝扩展,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综合考虑各个可选的技术体系,在CORBA、DCOM、.Net、J2EE、WebService等多个选择选择项中,最终我们认为采用JavaEE结合WebServices技术是实现整个平台SOA架构的最好选择。一方面WebService是标准的,它保证了来自不同的Web服务即使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底层的实现机理不同也能够顺利交互和共享,这是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特别适合于智能交通平台这种复杂的应用环境。更为突出的是Web服务的定义和实现是分开描述的,即它的松耦合性,能够方便地修改Web服务内在的实现而不会对现有的系统造成破坏,这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件架构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