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传客家山歌 承客家文化.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客家山歌 承客家文化.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客家山歌 承客家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客家山歌承客家文化我不知道算不算一个地道的客家人,但我讲客家话,爱客家文化,具有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迁徙而产生,客家人遍布四方,都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而客家文化也因此传扬于世。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最典型的文化载体;是体现客家人生活点滴的缩影。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它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而梅州客家山歌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它对于文学艺术、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学、客家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一个民族要进步,就必须发展它的文化;而一方文化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传承原有的优秀文化。梅州客家山歌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现在,唱山歌的队伍严重老化,不少优秀山歌手相继去世,青少年已不喜欢唱山歌、听山歌,山歌演唱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抢救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对于保存客家文化、丰富中华文化、丰富客家人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晚清黄遵宪、屈大均和当代钟敬文等学者都曾对梅州客家山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如今,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梅州市也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并成功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以后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同时,梅州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这些举措都旨在传扬我们的客家山歌、客家文化。但这些,还不够。真正传扬客家山歌,应该让山歌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客家山歌的魅力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从口中传唱四方。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或者以活动的形式将客家山歌传到人们耳中,“快女”如此成功,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但关键,在于如何让年轻人喜爱客家山歌,如何深入人心。当代的年轻人都喜欢通俗歌曲,喜欢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