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涵洞计算书.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涵洞计算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涵洞计算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涵洞计算书一、计算条件1、填土高度9米,洞顶至路面高度;2、填土容重18KN/m3,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3、填土内摩擦角取30°;4、车辆荷载,按照公路一级,按照两车道计算车辆荷载(计算填土高9米的范围);二、盖板受力计算1、盖板上填土重量q土=rHb=18*9*1=162KN/m2、盖板自重q自=rhb=25**1=13KN/m3、,不计汽车冲击力,按照规范涵洞设计,使用车辆荷载计算不使用车道荷载。车辆荷载布置如下: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用30度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的扩散线为准。车辆荷载横向分布宽度为:(+9*tan30°)=>,按照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计算车辆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9*tan30°)×2+2×+=:(+9*tan30°)=<7m小于两后轮距离,两后轮车轮的压力线不重叠。车辆荷载分布长度为:b=(+9*tan30°)*2+=:q车=G/a*b=(140+140)*2/*=(G为两辆车后轴载总和),填土较高车辆荷载影响不大。4、盖板设计荷载q设=(q土+q自)+=×(162+13)+×=(板宽1米)5、盖板作用于台帽的竖向力计算N=1/2×L计×q设=1/2×(4+)×=、台身受力计算1、土侧压力计算1)、土体破坏棱体长度计算,按照规范L0=H*tan(45°-φ/2)=(9+)*tan(45°-30°/2)=(大于两后轮距离,车辆两后轮作用于破坏棱体)2)、车辆荷载换算成土层厚h0=G/BL0r=2×(140+140+120)/(××18)=)盖板中心点处土侧压力强度eA=r×HA×tan2(tan(45°-φ/2)HA=9++==18××tan2(45°-30°/2)=)基础中心点处土侧压力强度eb=r×HB×tan2(45°-φ/2)HB=HA++++==18××tan2(tan(45°-30°/2)=)土侧压力作用弯矩计算计算宽度取1m,受力简图如下:用迈达斯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200KNM,。最大弯矩处截面最大应力为379KN/m2,截面尺寸为1×。6)台身强度验算台身按照压弯构件计算。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