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贷款担保人的风险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贷款担保人的风险分析.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2/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贷款担保人的风险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贷款担保人的风险分析信贷机构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一定会对借款人提供的的担保人进行的分析。担保人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当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时,有了担保人便能够起到分散风险、补偿风险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担保人就是信贷机构的双保险。因此对贷款担保人的风险分析就尤为重要了。一旦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信贷机构主张担保权利往往也不会很顺利,会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不揣冒昧,简要论述一下贷款担保分析的一些要点。一、如何理解担保?担保是指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权人为了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降低资金损失,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财产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担保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根据《担保法》第一条的规定,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这是关于《担保法》立法宗旨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担保是一种保障债权实现的制度,担保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正是因为担保有保障债权实现的作用,其才能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留置,在信贷业务中,主要涉及到三类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关于定金和留置的具体定义作为基础知识读者自行查阅担保法相关规定)二、贷款担保的作用和局限(一)贷款担保的作用信贷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担保措施作为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被广泛采用,担保制度作为保障债权能够实现的一项重要制度,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则能够通过贷款担保使得债务顺利清偿。通过设定担保措施,可有效保障贷款的安全,担保措施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是第一还款来源的补充,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的时候,信贷机构能够通过主张担保权利实现债权。贷款担保通过担保借贷关系的安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资金借贷和资金融通的发展。没有担保,那么市场和信用的发展都将成为空话。另外,如果设置了担保措施,一旦借款人违约,债权人能够依据合同约定行使抵押权、质权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借款合同履行期间,借款人一直会有履行合同的压力,因此,担保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借款人违约成本越高,还款的意愿会越强。(二)贷款担保的局限性担保措施除具备上述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担保措施不能取代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一般来说,一笔正常的贷款取决于两个因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其中,还款能力是客观因素,还款意愿是主观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有效评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我们需要对借款人进行调查和了解,一般还会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担保。但就担保而言,其仅是第二还款来源,信贷机构应当把重心放在第一还款来源上,重点应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关注借款人的现金流和持续经营的能力。担保措施不能取代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很多信贷机构和客户经理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和想法,认为有重足的抵质押物或有实力的保证人做担保借款就是安全的,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优秀客户经理一定要摒弃这种想法,相对于担保方式,客户经理应将关注重心放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上,重点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和现金流,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第二,有贷款担保也不能确保贷款一定收回,即便能收回,也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实践中,一旦涉及到实现担保权利,无论是处置抵质押物还是要求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