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8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源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相继产生的干部体制改革,其最初的实践形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并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对干部的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提出处理意见时的参考依据。离任审计延伸到任期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一大进步。尽管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我国审计学术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依据基本思路,本文主要观点包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形式,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并非单纯的绩效审计,其目的是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从多个维度岀发,进行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和指标的设计;不同企业的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应有所差别,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行业和对国计民生重要程度等具体情况,从而确定各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权重。笔者拟就发达国家经济责任审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国有企业的特点,兼顾先进性与可操作性,吸收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念等方面,从多个维度探讨构建我国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一、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企业能否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关系社会的和谐。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安全、就业、纳税和环保等内容。“安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有效地保障了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等的安全。近几年中,危及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安全的隐患和事故出现较多,尤其是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使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危及职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必须将企业在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作为—个重要的方面加以考察。对于任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评价,甚至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就业”是指企业在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就业率是衡量经济景气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样也是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体系中,企业是社会就业的最主要部分。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就业机会,是企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的表现之一,较之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更应该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方面是人口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导致的机器设备对人力的替代,从而决定了就业压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继续存在,甚至会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因此,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必须将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纳税”是指企业是否依法纳税,以及对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所做出的贡献。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纳税既是企业的社会义务,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认为多纳税对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些企业设法少缴税。如果通过合理筹划减少税收支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权利,从而容许其存在的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