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题目 论刑事责任年龄姓 名 教育层次—学 号 分校—专 业 教学点一指导教师 口期【论文摘要】:一、 为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二、 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1) 书证(2) 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3) 鉴定结论(4) 未查清的分情况处理三、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事责任范围(1) 新刑法规定屮的问题(2) 解决途径四、 关于我国新刑法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建议(一) 该款规定的罪名与相关罪名的包容问题(1) 强奸罪是否包括奸淫幼女罪(2) 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3) 贩卖寿詁罪与走私、运输、制造寿詁罪(二) 非该款法定罪名的犯罪的加重情节包含上述法定犯罪行为的处理(1) 强奸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2) 故意杀人罪与绑架罪(三) 解决途径五、 参考文献【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认定、责任范围、存在问题及建议一、为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据报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未成年人初始犯罪年龄越来越低。以江苏为例,10至13岁年龄段的低龄犯罪占到70%."由于他们都不到刑事责任年龄,往往对法律肆无忌惮。为了打击未成年人犯罪,有人提出应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屮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Z-o从我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肖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z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龄段,其n的是为了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H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说,我国F1前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合理的。刑事犯罪年龄低龄化的问题口益突出,口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对于低龄化犯罪应为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何解决犯罪低龄化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造成犯罪低龄化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牛理心理处于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朦胧状态,免疫能力相对较差,不仅缺少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而且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一些违法行为的引诱和侵蚀,他们在好奇心和寻找刺激的心理驱使下,容易上当受骗;其次,社会关爱和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来容忽视的方面,对于未成年人出现犯罪,就社会而言,更多地是出现歧视,就家庭而言,既有过于溺爱的原因,也有缺少家庭温暖的结果。如果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途径,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短期行为,不但不能从根本丄解决问题,反而会扩大打击范囤,将会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被列入刑法追究的视线,受到刑法的调整。因此,仅靠修改刑法的犯罪年龄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则是扩大了刑法特殊预防的功能,这不仅对整个社会不利,而且对于未成年人今后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可以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做法只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二、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刑事审判屮,通常情况下认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