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析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论文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的青春期,这个阶段又是学生思想进一步形成的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标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关注青少年青春期出现的系列问题,重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就初中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如何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教育,谈一谈自己初浅的看法。一、学生面前状况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心理承受差,抗挫能力差;嫉妒心强,争强好胜;喜好攀比,虚荣心强等。二、形成问题因素第一,自身:由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时期:学生本身脆弱敏感,加之家庭、学校、学业的压力,使得学生“被迫”和“被动”接受一些不属于学生时期的事物,让学生心理负荷多,不能承受,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学生反感,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尤其要善于观察、引导、疏导。第二,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家长也不例外,他们有的追求物质享受,自我享受,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子女不负责任;有的家长因感情、性格等不合,家庭纷纷重重,让子女夹在其中深受其害;有的教育方法不当,要求严厉或骄纵;有的为生活所需,将子女留守家中,更疏于管理、教育。第三,学校:初中学生有中考升学压力,一部分学生在七年级就对学习感到很不适应,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到八年级更是感到力不从心,学习非常吃力,因此学习压力更大,又担心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而倍感压抑、难受、紧张、自卑、失落、苦闷。这样长久下去,心理难免出现一定问题。第四,社会:社会生活犹如“万花筒”,社会中人形形色色:现代生活节奏变快,竞赛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使得初中学生出现的系列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困扰家庭、学校、社会、学生。三、如何加强教育首先,努力控制情绪:教学中引导学生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如果自己不能解决、摆脱一些危险情绪,别人也无法帮助你。如教学七年级下册4课《多彩情绪》教育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理智控制、合理宣泄、心理放松、行为调节、理性升华,教育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真正懂得:适度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其次,经常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教育青少年要经常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一切失败和遇到的问题归咎于家长、学校、社会,甚至、埋怨他人、迁怒他人。如教学七年级下册3课《承担责任》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在学习中、社会中、生活中有各种角色?以及各种角色的责任?再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真正懂得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承担责任的意义?学习中,反省自己还有哪些责任没有承担?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该怎么做?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再次,增强抗挫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幸运,学生的学习、生活会遇到干扰、困难、失败,因此学生的抗挫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