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二,已修改薪酬分配调整方案为促进单位和谐发展,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根据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和指导思想,结合本站实际情况,为落实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和绩效及合理差距的原则,从2010年4月起对原岗位工资制度进行适度调整,特制定如下内部分配方案:一、适用范围凡经本站聘任(用)的在编在岗职工,均按照本方案实施。二、工资构成职工工资结构由档案工资、行政岗位津贴、综合补贴、效益工资四部分组成。1、档案工资及津补贴:即指人事、财政部门核定的基础工资(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分月考核、考勤考绩奖)及津补贴(含职务岗位津贴含地方部分、保留津补贴、原工资构成中高出30%津贴的部分、煤气误餐补贴150元/)。2、行政岗位津贴:是指对上级任命(聘任)的、主任室聘任(聘用)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由职工大会选举产生并经批准的工会负责人等行政实职岗位的津贴(行政领导正职或主持全面工作的行政领导副职1000元/,行政领导副职、总工程师800元/;科室负责人、副总工程师500元/,副职400元/;工会负责人参照科室负责人执行)。3、综合补贴(含包干费用):一是指对职工在艰苦地区工作的补贴;二是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费用及福利方面的补贴,主要有山区下乡补贴,考勤补贴、交通差旅补贴、通讯补贴、洗理费、书报费及防汛抗台加班补贴包干(6月*240元/=1440元)等组成。4、效益工资:是体现职工劳动成果的奖励性工资,旨在运用比较灵活的分配手段,根据职工的岗位责任、工作质量、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拉开适度差距(比例按年终奖金标准为2倍以内),用以增强工资分配的竞争激励作用,是一种调节、补充职工利益分配的形式。效益工资是指上年度单位工资总额(含职工年度考核后的一次性年终奖金)中,剔除1、2项及3项的山区下乡补贴、考勤补贴、临时聘用职工、退休人员工资等和从工资总额中列支项目后所剩余的工资额度,分配方式采用分类确定。1、岗位系数,占效益工资总额的50%左右(下同):是指对各工种(泛指职务、职称和技术等级)所负的责任大小和工作量多少确定的初级奖励系数;、、副书记、、、上年度考核业绩,占30%:是按照上年度考核得分情况而确定的二次奖励系数;分为一等奖励占20%(指职工总人数,下同)、二等奖励占50%、三等奖励占30%)、设立主任室奖励金,占20%:经行政领导正副职、党支部委员、工会负责人研究,根据少数或个别职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实绩,与不相称工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