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本县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本县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编制本预案。。一旦发现和掌握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有关单位和所在社区要立即将事故发生性质、损失大小和影响范围等信息上报县应急联动中心、事发地区县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公安交通部门。市民有义务通过110报警电话或其他途径,迅速报告事故信息。、事发地区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本预案,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有关信息,上报县应急联动中心。县应急联动中心将相关事故信息分别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特别重大事故或特殊情况,必须立即上报。、研判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明确道路交通信息交流与报送的渠道、时限、范围、程序、监管等要求,并根据处置需要通报各联动单位。、区域行政主管机构和责任单位接到重要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后,要及时进行分析判断与处理,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一旦出现事故影响范围超出本县的态势,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及时进行通报、联系和协调。、可控性和影响范围,本县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1)Ⅰ级(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指发生在本县大范围内,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有特大危害与威胁,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全县相关力量和资源进行紧急处置的道路交通事故。具体执行标准如下: ①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②死亡、重伤20人以上;③重伤20人以上;④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2)Ⅱ级(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指发生在本县较大范围内,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有重大危害与威胁,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置或实施紧急处置的道路交通事故。具体执行标准如下: ①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②死亡、重伤10人以上,20人以下;③重伤10人以上、20人以下;④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3)Ⅲ级(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本县一定范围内,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有较大危害与威胁,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动处置的道路交通事故。具体执行标准如下: ①死亡1-2人;②事故发生在敏感区域或重点路段,规模较大,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③事故正在发生,且规模较大、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4)Ⅳ级(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较小范围内,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有轻度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动处置的道路交通事故。,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突发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级别和信息。信息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