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感受与欣赏1——新旧课标的对比.ppt

格式:ppt   大小:30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受与欣赏1——新旧课标的对比.ppt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2/21 文件大小:3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受与欣赏1——新旧课标的对比.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新课标具有三个特点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新课标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公平改革创新能力为重提高质量全面发展课改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收获问题音乐教育观念转变音乐教学方式变化音乐教学内容更新音乐教学质量提升音乐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缺少应有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和提升音乐本体音乐素养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文本(乐谱)音乐作品的音响构成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文化修养专题一:新旧课标的对比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的修改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2001版2011版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实践性审美性人文性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如:梁启超:“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冶,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服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蔡元培:“当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淘养,也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求真、为善、尚美人文性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