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5篇).docx

上传人:wwlgqnh 2020/2/2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5篇) 【篇一】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株洲市"一廊十镇百村"美丽乡村示范工程总体安排部署,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打造村村宜居宜业、户户文明和谐、人人共建共享的农民幸福家园。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区级加强支持和指导,以白关镇为责任主体整体谋划,以村为实施主体具体推进,充分发挥各部门协调联动作用,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建美丽家园。(二)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分批实施的思路,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白关镇示范片区为核心,以京关大道、云芷路、渌芷路沿线为轴线,以2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为载体,形成"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联点成片"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三)因地制宜,分类创建。坚持点面结合、远近结合、难易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重点突破。不搞大拆大建,依托乡村现有的产业优势、人文资源、生态景观,分类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村、重点村、特色村。(四)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围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抓好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民风淳化、历史遗存与文化保护开发等各项建设。坚持生态优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总体目标 20xx-2020年,围绕市级明确的10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之一--白关镇,以京关大道、云芷路、渌芷路沿线为轴线,建设1个"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共建共享"的示范美丽片区。美丽乡村创建,即开展三个"一批"的美丽乡村创建,对已经创建成功的一批美丽乡村,进一步巩固提升,形成更大亮点; 对正在创建的一批美丽乡村,按照新理念、新要求、新标准加快推进; 对仍未启动建设的一批乡村,20xx年全部启动前期工作。20xx-20xx年,完成省级示范村卦石村、市级重点村楠木山村、区级特色村东山村、白关村的示范创建,并于20xx年按照"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要求,全面铺开其他16个村的创建(城市外延将覆盖的行政村不列为创建对象),力争通过3年的创建,到2020年80%的村庄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四、创建步骤 1、创建条件及范围。根据市明确的创建条件,美丽乡村:城镇规划区外(现状行政村所辖绝大部分居住点位于城镇规划区外)的行政村,城市外延将覆盖的行政村不列为创建对象。主要集中于白关镇20个村。 2、提出创建申请。每年年初,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村选村定点专题走访和调研,对照要求确定当年分类创建村名单,组织白关镇和创建村认真填写《芦淞区美丽乡村分类创建申请表》,通过书面形式提出分类创建申请报告。 3、排定创建项目。各创建村对照创建标准,结合各村实际,邀请设计单位精心编制村庄规划,排定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具体建设项目,明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金额、完成时间。具体建设项目的确定上,协调有农业项目的市、区各单位、各部门,对创建村进行项目倾斜。 4、抓好统筹协调。坚持"区主导、镇负责、村落实"的建设模式,按任务要求推进创建工作。20xx--2020年,每年4月前,由镇及各创建村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根据工作方案,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促进创建村工作协调稳步推进。7月份,对创建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半年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文字材料。12月底前,美丽乡村年度建设工作收尾,总结年度工作,接受省、市、区验收和考核。五、建设内容(一)提升镇村建设品质,实现"布局美"。 。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白关镇为核心,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的原则,依托特色产业、区位优势、生态资源,培育成集服饰特色、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镇。加快完善水、电、路网及供气、通讯、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居民休闲、旅游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环卫管理一体化。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责任单位:白关镇政府,区城建局、区发改局、规划芦淞分局、环保芦淞分局、区财政局、区城管局、国土芦淞分局、区农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