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佬介绍本书书评关于发现(14)字体[大中小]日子久了,爸爸养成了早饭时呆在学校的习惯,这样他每日上午就不必从家里出发两次了。他利用学生放学的间隙读读与自己久违了的书。这学校得有人喜欢读书才行。学生们毁了他的食欲,毁了他的睡眠;他们破坏了鸟鸣,甚至把他读书练字的机会也夺走了——因为现在他根本没有时间读读书,练练字。教书正在毁掉他自己的文学爱好。他整天费着心思找学生的错,改他们的错。学校与读书和写字是对立的。他所教的课文既失去了美也失去了生命力;双关语经过冗长的解释早已失去了趣味,哲言也成了俗话。他读书时情不自禁地会联想到提问、解释。他必须变着法子把诗句塞进那些农家学生的脑子里,尽管他们比畜生还要野蛮。他从前犁地时,他家的水牛还让他把书放在它的两只角上呢。有一天学生们正在互相扔纸团。他朝一个纸团走过去,在学生们的注视下拾起了纸团,把它放进了自己讲台的抽屉里。他打开了一本与教学毫无关系的书,看了起来。教室里居然有几个学生照着他的样子捧起了自己的课本,开始念书。那天有这么一会儿,他的行为成了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周围的学生都散去后,他不声不响地展开了一轴纸,开始在上面尽兴地写起来。有个男孩从座位上站起身,见老师并未训斥他,又绕老师走了一圈,并扮起了鬼脸,还对着他的耳朵瞧了瞧。受到其他同学的唆使,这位野孩子竟推了一下老师的胳膊肘;他写的字立刻变成了一摊墨汁。他站起身推翻椅子,“砰”的重击声一下子使课堂安静了下来。学生们一个个缄默不言。他拾起戒尺,毛笔顺着轴纸滚落下来,对着那男孩便打;他并不只是仅打他的背部,而是打到哪儿算哪儿。那男孩将自己蜷曲成一个圆球。爸爸狠狠地打着,但是戒尺似乎是打在软垫子上。尽管他打得够狠的,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假如那男孩高声尖叫,或者是他自己能知道打下去有多疼,也许他会更开心些。他真希望那男孩能守规矩地跪着,或者他能够使足全身的力气打下去。他突然停住不打了,他觉得自己是在打一个洋娃娃。跟日本人的体罚一样,他敞开教室门,让这个男孩头触地跪在门外边,让大家都能看见他出丑。但是当爸爸再到门廊里去察看时,男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我们为什么要写字?”学生们问。“我们可以雇人写信。”“我们不会饿死。”他们说。“我们会出海,到金山去淘金。”接下来的两年里爸爸添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结束了爸爸整天只围着让他心烦的那帮学生转的生活。这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确实也够他妻子忙碌的,她对他们非常溺爱。爸爸一直没有学会到底该如何惩罚学生才能使他们学乖。他常幻想着用一枝手枪把他们枪毙掉,或用一把匕首把他们捅死。有时站在学生们面前,他会想像着自己正拿着一枝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脑袋炸开了花,这样学生们便可以看到他头脑里装有多少对他们的恨。他还会想像自己张开双臂飞过了他们的头顶,飞出了教室门,飞到了天上,这样他们便会想要跟他学本领了。假如科举考试没被废弃的话,他也许会设法换个工作离开这些孩子;他不会去做裁定别人纠纷的法官,而会去当一名书法家或书店老板。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苦,教书只不过是其中一例。他怀念那些他曾耕作过的农田,那里静静地躺着那么多的惊喜——暖暖的鸟巢、上面被老鼠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