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歌曲《放纸鹞》教学反思 蜀河镇中心学校:梁娜一节活泼、动感的音乐课结束了,留给我了更多的回味无穷和思索……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针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具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整节课上努力创设情境,设置了猜谜、画图、吟诵古诗、律动等环节,让孩子们能够有兴趣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首先,猜谜语游戏让他们激情饱满,激发了学习歌曲的热情。接着通过听音乐画图画,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放纸鹞》,喜欢上这首欢快的歌曲,为后面的演唱打好基础。然后在歌曲的音乐声中练习4/4的击拍方法,进一步熟悉了歌曲的音乐。接着让学生用歌曲的节奏来读歌词,利用语感来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由于以上各个环节都有音乐作为背景,所以在学习歌曲环节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的演唱,用潜移默化的倾听轻松地解决的教唱的问题,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二、注重比较,让学生获得体验     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方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歌曲《放纸鹞》中有很多地方与学生上节课所学的歌曲《台湾岛》有所不同,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三年的音乐课学习已经具备的一定的思索能力。因此,我大胆地运用“比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力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音乐知识,轻松掌握音乐知识。 此外,在课中,我还注意到了着力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并将音乐与语文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当然,课堂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准备不是很充分,并且临时做了一些修改,所以感觉上起课来不是很得心应手。如在作画环节,原来设想是让学生集体做画,但考虑到学生作画的时间很难把握,而且课室没有书桌会影响孩子们的作画质量,所以临时改为请个别同学上台作画。但是,这样做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没有满足大部分同学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影响单独作画的同学的音乐学习,而且请同学单独作画还会影响下面同学学习音乐的注意力。 二、在歌曲的教唱中,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存在的差距,以至于没有照顾到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这些孩子在演唱个别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