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雾凇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雾凇说课稿.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2/23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雾凇说课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雾凇》说课稿《雾凇》是苏教版第七册的第22课。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课文写了雾凇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在描绘中展现了雾凇的美丽动人。针对语文课的“三维目标”,我认真钻研教材,吸透教材,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①能有感情地读出雾凇的美。②引导学生自主学****理解重点词语“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而去体会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学会运用词语。③会用“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来说话写话。(课件1)二、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与学****方法。②直观演示的教学与学****方法。③“比较”的教学及学****方法。(课件2)(教学是双边的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生成教学目标,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课件展示雾凇的千姿百态,让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动人。②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么美的景是怎样形成的呢?)③引伸到景美与人美的交融境界,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件3)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南方人来说很陌生,不要说学生,我自己也没见过,所以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课件4)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而要感受到雾凇的美,就要通过观赏图片与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去体会,因此,我把“边赏边读边感受”(课件5)作为本节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我们学语文,最终的目的不是学而是运用它。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课件6)是我设定的第三个教学重点。下面是我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一、紧扣心理,吸引学生,调动师生情感。(课件7)《雾凇》我分两个课时去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学****课文生字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和吉林正好具备形成雾凇的两个条件。到第二课时,我就以这两个内容的复****引入:上一节我们已知道了雾凇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下条件,给同学说一说(课件8);而吉林又正好具备了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再给同学说一说(课件9)。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这时学生学了一节课,还没观赏到雾凇的奇观,心里肯定早已迫不急待,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与学生交流:学到这里,你现在最想最想什么?我鼓励学生: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出来。我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环境,把师生的感情逐步地拉近,有的可能会说,我想到吉林去参观;有的可能会说,我很想去看雾凇的美景。这时我就会表扬学生:噢!你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同学们掌声鼓励他们,得到了肯定,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整节课中我都要把握住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这是一堂好课的基础。二、合作探究,品词品句,情感体验,突破重难点。(课件10)接着,我就顺着学生意愿: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我打开课件展示(课件11):(在观赏时要求同学们边赏边想想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观赏图片后,给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肯定会觉得雾凇很美。我就引导学生质疑: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课件12)导入本节的教学。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朗读第二个自然段。读完后,先让学生找出写雾凇形成的有关句子,(课件13)再让学生自己找找句子中的动词,在文中划一划。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动词写出了雾凇形成的(过程)(课件14)这样学生对雾凇